Nodejs 在 node.js 项目里打包 docker 镜像的小技巧分享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时,打包 Docker 镜像,其实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注意
例如,镜像的 name 、tag 如何更准确的表达当前代码的信息。
我认为,镜像的名字以这种格式会比较好 : 私有仓库/项目/产品-git 分支:时间-git hash
当然, 这个观点,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只是这个格式比较适合我们。
基于以上的想法, 可以在 package.json 的 scripts
里, 增加:
// package.json
{
...
"scripts": {
...
"build-img": "docker build -t registry.xxxxx.com/$(pwd | rev | cut -d / -f 1-2 - | rev)-$(git rev-parse --abbrev-ref HEAD):$(git log --pretty=%ad-%h --date=format:'%y%m%d%H%M' -n 1) ."
...
}
...
}
使用时, 直接 npm run build-img
即可, 打包出来的镜像名称类似: registry.xxxxx.com/上级目录名/当前目录名-分支名:yyMMddmmss-hash
。
上面的脚本,其实有个关于代码目录的约定: 在项目的目录下,clone 各个 git 仓库的代码 .
通过上面这种方式打包镜像,好处是从镜像名称就能知道 这个镜像属于哪个项目,哪个产品,所属 git 分支,最后一次签入的时间和 hash (即代码的当前状态) 。
并且,只要代码没有变动(或者应该说,没有进行 git commit),任何时候从 仓库 clone 代码,再次打包镜像时,名称都是一致的。
简单来说, 可以保持镜像名称和 git 仓库的关系。
Nodejs 在 node.js 项目里打包 docker 镜像的小技巧分享
当然是可以单独写个 .sh 文件 做镜像的打包。
只是, 上面那段脚本 我觉得还没有复杂到需要独立一个文件。
镜像命名差不多一致,不过项目这段直接体现了分支。分支代表环境,不同分支镜像隔离在不同仓库中,方便清理和权限管理。
是的。
上面这段脚本很重要的一个目的, 就是区分代码分支 、环境 , 以及 建立 镜像和代码仓库的关系。
可以想象一下, 在服务器上看到了一个镜像的名称,然后 可以在 git 仓库里, 根据 commit 的时间,hash , 找到镜像对应版本的代码
签入的日志又可以带出更多的信息
这种方式, 在 没有 完善的版本管理和部署流程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跟踪 部署的镜像和仓库签入之间的关系。
适用场景其实也有限 。
不对,这个问题有点有趣。像我这边,是用 docker compose 启动的,你这样子搞,只能说用来方便跟踪镜像产生过程,但是发布的时候你是咋弄的?
你这有问题,用 makefile 可以设置默认 tag 规则,要是特定暂存 tag ,你还得 vi 你这个 json 文件修改再构建镜像
make image TAG=xxxxx
我们没有使用 docker compose 启动容器。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为每个应用手写一个脚本启动。 确实是需要在更新部署的时候修改 tag 值。
我的理解,如果是使用 docker compose , 那么最好每次 tag 都是 latest 会比较方便, 上面我也说过了, 这种方法适用的场景其实有限。
没有了解过使用 makefile 来打包镜像,能否分享下你的场景和做法?
#7 我的意思如果是拼接和设置默认名字 format 之类的,通常都是写 Makefile 里的,你这个可以你自己用,但是这个依赖 npm 命令,而 CI 阶段,是宿主机由 docker 和 make ,执行 makefile 才对
IMAGE_REPO ?= registry.xxxxx.com/xxxx
IMAGE_TAG ?= $(shell git log --pretty=%ad-%h --date=format:’%y%m%d%H%M’ -n 1)
IMAGE_NAME ?= $(IMAGE_REPO)/$(IMAGE_NAME)
image:
docker build . -t $(IMAGE_NAME) #前面是 tab ,tab 开头才解释成 shell 命令
构建测试镜像
makge image TAG=v1.0-test
大概理解了你的意思。
确实,如果使用 CI 工具,确实是放在 Makfile 里比较合适。否则 CI 里还要依赖 npm 命令。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抛弃了 CI ,自己手工打镜像更简单 。 并且,我们的开发语言是 nodejs ,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任意项目里,仅需在 node 的 package.json 里增加这么一段脚本,即可打包出 名称具有一定意义的镜像。
所以, 结论是,如果使用 完善的部署流程 ,这个小技巧并不适用。
在Node.js项目中打包Docker镜像时,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准备Node.js项目: 确保你的Node.js项目已经初始化,并包含必要的
package.json
和package-lock.json
文件。 -
创建Dockerfile: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Dockerfile
的文件,内容如下:# 使用官方的 Node.js 镜像作为基础镜像 FROM node:14 #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usr/src/app # 复制 package.json 和 package-lock.json 到工作目录中 COPY package*.json ./ # 安装项目依赖 RUN npm install # 复制项目文件到镜像中 COPY . . # 暴露应用运行的端口 EXPOSE 3000 # 定义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CMD ["node", "app.js"]
注意:确保
app.js
是你的Node.js应用的入口文件。 -
创建
.dockerignore
文件: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ockerignore
的文件,用于忽略不必要的文件和目录,例如node_modules
和npm-debug.log
。 -
构建Docker镜像: 在终端中导航到项目根目录,然后运行以下命令来构建Docker镜像:
docker build -t my-node-app .
-
运行Docker容器: 构建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运行Docker容器:
docker run -d -p 3000:3000 --name my-running-app my-node-app
其中,
-d
选项表示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容器,-p
选项用于端口映射。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轻松地将Node.js项目打包成Docker镜像,并在Docker容器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