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Go语言中接收者哪种情况下定义为指针,哪种情况下定义为类型?

发布于 1周前 作者 itying888 来自 Go语言

Golang Go语言中接收者哪种情况下定义为指针,哪种情况下定义为类型?
可不可以笼统的理解为, 全都定义成指针, 方便一点?

13 回复

哈哈哈类型传递是什么鬼,“接收者”,又是 csdn 博客园下纯中文编程圈的受害者。

正经地说,你需要补充的知识:指针传递与值传递,逃逸分析与其开销。

更多关于Golang Go语言中接收者哪种情况下定义为指针,哪种情况下定义为类型?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4-b0.html


(T) -> (t T) -> (t *T)

指针不一定方便,比如我见到一些项目用接口体来统一单个 DAO,那这时候你想想是哪种费劲

https://gist.github.com/Zhang-Siyang/aeebd1766221640cb5420609e024e3de

基本类型( int/byte/bool/str…)使用非指针,结构体一般使用指针,当然了,这只是个基本原则,不绝对。你还得根据场景而定

全部定义成指针,那不如去用 java 算了

我习惯把数据比较大的传输会定义成指针

大方向上是,需要修改对象的值,则定义为指针,否则定义为对象。记住这个就可以了。

下面这种基本可以忽略:
由于定义为对象,会存在对象拷贝,所以某些占用内存比较大的对象,即使不修改也定义为指针。不过由于定义为指针了,存在逃逸问题,增加 gc 压力,所以大对象定义为指针能否提升性能需要 benchmark 才知道。以我个人的理解,国内 90%的公司中 90%的项目是对性能没有如此高的要求的。

顺便大白话补充下逃逸的概念。因为栈上的内存,在函数返回时会被自动回收(这个逻辑在生成汇编指令时就确定了)。大家都知道,go 是有 gc 的,但如果所有变量都在栈上,那 gc 基本就没啥事了,天下一片祥和。但是呢,实际上不可能所有变量都在栈上,比如全局变量,比如 gc 无法确定生命周期的变量,简单来说,就是 gc 一旦无法确定这个变量是分配在栈上还是分配在堆上或者确定函数返回后这个变量还要继续使用的,那就分配在堆上(除非你主动指定分配到栈上),分配到堆上,就需要 gc 来管理生命周期了,然后就是经典的三色标记。总之,就是非常费劲。
所以,逃逸就是变量被分配到堆上了,需要 gc 来标记,不逃逸就是静静的躺在栈里,不搞事情,gc 也懒得管。

你看 6 楼多好.

还有七楼 dog

一楼高估了接受面属于是

https://golang.org/ref/spec#Method_declarations 看看 Receiver 不翻译成接收者,翻译成什么

不一定都要翻译。

在Golang(Go语言)中,接收者的定义方式(指针或类型)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场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指导原则:

  1. 需要修改接收者内部状态:如果方法需要修改接收者本身的字段或状态,那么接收者应该定义为指针类型。这是因为值接收者会复制原始值,而指针接收者则直接操作原始对象的内存地址,从而能够修改原始对象的状态。

  2. 方法涉及较大结构体:对于较大的结构体,如果方法不需要修改接收者,但复制开销较大,使用指针接收者可以减少内存和性能的开销。这种情况下,即使方法本身不修改状态,使用指针也是合理的。

  3. 小结构体或简单值:对于小结构体或简单的值类型,如果方法不需要修改接收者,定义接收者为值类型是可行的。这避免了额外的指针解引用,并且使得代码更加直观和简单。

  4. 一致性:在同一个类型上定义的方法,最好统一使用指针接收者或值接收者,以保持代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理解和维护上的困难。

总之,选择指针接收者还是值接收者,应基于是否需要修改接收者状态、内存和性能考虑,以及代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在实际编程中,应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