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
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
学习点
- @Reusable 装饰器
- WaterFlow瀑布流容器
- 模块组件
- 代码讲解
@Reusable 装饰器使用场景
@Reusable 是一个在 HarmonyOS ArkTS 中使用的装饰器,主要用于自定义组件的复用。从 API version 10 开始,@Reusable 装饰器得到了支持。它的主要功能是当一个标记为 @Reusable 的自定义组件从组件树上被移除时,该组件及其对应的 JSView 对象会被放入复用缓存中。这样,在后续需要创建新的自定义组件节点时,可以复用缓存区中的节点,从而节约组件重新创建的时间。
- 列表滚动:当应用需要展示大量数据的列表,并且用户进行滚动操作时,频繁创建和销毁列表项的视图可能导致卡顿和性能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列表组件的组件复用机制可以重用已经创建的列表项视图,提高滚动的流畅度。
- 动态布局更新:如果应用中的界面需要频繁地进行布局更新,例如根据用户的操作或数据变化动态改变视图结构和样式,重复创建和销毁视图可能导致频繁的布局计算,影响帧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组件复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视图创建和布局计算,提高性能。
- 频繁创建和销毁数据项的视图场景下。使用组件复用可以重用已创建的视图,只更新数据的内容,减少视图的创建和销毁,能有效提高性能。
使用场景和限制条件 @Reusable 装饰器主要用于自定义组件,它只能与 @Component 结合使用。这意味着你可以在自定义组件的定义中使用 @Reusable 来标记那些需要被复用的组件。尝试过@Reusable 装饰器和@ComponentV2结合使用,显示不出来效果,可能目前@Reusable 装饰器目前还不支持@ComponentV2结合使用。
WaterFlow使用场景
WaterFlow滑动场景存在FlowItem及其子组件的频繁创建和销毁,可以将FlowItem中的组件封装成自定义组件,并使用@Reusable装饰器修饰,使其具备组件复用能力。
WaterFlow({ scroller: this.scroller, sections: this.sections }) {
LazyForEach(this.dataSource, (item: Record<string, Object>) => {
FlowItem() {
ReusableFlowItem({ item: item, imgPath: this.imgPath })
}
}, (item: string) => item)
}
[@Reusable](/user/Reusable)
[@Component](/user/Component)
struct ReusableFlowItem {
@State item: Record<string, Object> = {};
public imgPath: string = ''
aboutToReuse(params: Record<string, Object>) {
this.item = params.item as Record<string, Object>;
}
}
SectionsComponent模块组件实现
- 右击项目名称 -> 新建 -> 模块 -> Static Library -> Module name: SectionsComponent
- 右击SectionsComponent模块ets目录 -> 新建 -> 目录 -> components
- 创建SectionsComponent组件,并export导出
- 右击SectionsComponent模块ets目录 -> 新建 -> 目录 -> model
- 创建WaterFlowDataSource类,实现IDataSource接口,并export导出
- 在SectionsComponent模块根目录下Index.ets文件,导出模块组件,提供给外部使用
export { SectionsComponent } from './src/main/ets/components/SectionsComponent';
代码讲解
1. 下图就是模块组件的代码结构图
2. 注意模块组件里oh-package.json5文件里的name
3. 在entry模块下oh-package.json5引用模块组件
4. 在Index.ets主界面引用模块组件
import { SectionsComponent } from 'sectionslibrary';
Column() {
SectionsComponent({imgPath: this.imgPath, dataArray: this.dataArray})
}
5. WaterFlowDataSource数据源类讲解
export class WaterFlowDataSource implements IDataSource {
private dataArray: Record<string, Object>[] = []
private listeners: DataChangeListener[] = []
/**
* 构造函数
* @param dataArray
*/
constructor(dataArray: Record<string, Object>[]) {
this.dataArray = dataArray
}
/**
* 获得数据总数
* @returns
*/
totalCount(): number {
return this.dataArray.length;
}
/**
* 获取索引值index对应的数据
* @param index
* @returns
*/
getData(index: number): Record<string, Object> {
return this.dataArray[index];
}
/**
* 注册数据改变的监听器
* @param listener
*/
registerDataChangeListener(listener: DataChangeListener): void {
if (this.listeners.indexOf(listener) < 0) {
this.listeners.push(listener)
}
}
/**
* 注销数据改变的监听器
* @param listener
*/
unregisterDataChangeListener(listener: DataChangeListener): void {
const pos = this.listeners.indexOf(listener);
if (pos >= 0) {
this.listeners.splice(pos, 1);
}
}
/**
* 追加数据
*/
public addLastItem(): void {
// start:指定修改开始的位置(索引)。
// deleteCount(可选):一个整数,表示要移除的数组元素的个数。如果省略,则移除从start位置到数组末尾的所有元素。
// ...items(可选):要添加进数组的新元素,从start位置开始。如果没有指定,则只删除元素。
// 在索引数组长度的位置插入当前数组长度,不删除任何元素。
let obj: Record<string, Object> = { 'key': this.dataArray.length, 'value': `${(this.dataArray.length) % 4}.png` }
this.dataArray.splice(this.dataArray.length, 0, obj );
this.notifyDataAdd(this.dataArray.length - 1);
}
// 通知数据有添加
notifyDataAdd(index: number): void {
this.listeners.forEach(listener => {
listener.onDataAdd(index);
})
}
}
6. SectionsComponent组件讲解
使用@Reusable 装饰器标记被复用的组件
[@Reusable](/user/Reusable)
[@Component](/user/Component)
struct ReusableFlowItem {
@State item: Record<string, Object> = {};
public imgPath: string = ''
aboutToReuse(params: Record<string, Object>) {
this.item = params.item as Record<string, Object>;
}
build() {
...
}
}
导出WaterFlow组件
[@Component](/user/Component)
export struct SectionsComponent {
public imgPath: string = '';
@Link dataArray: Record<string, Object>[];
build() {
Column({ space: 0 }) {
WaterFlow({ scroller: this.scroller, sections: this.sections }) {
LazyForEach(this.dataSource, (item: Record<string, Object>) => {
FlowItem() {
ReusableFlowItem({ item: item, imgPath: this.imgPath })
}
}, (item: string) => item)
}
}
}
总结
通过使用@Reusable 装饰器标记复用组件,结合LazyForEach懒加载,丝滑感觉就出来了,想尝试这丝滑感觉的,可以在源码仓库或附件里下载源代码体验一下,本项目创建时选择的API13,可以通过本地模拟器上运行体验,开发这个Sample时,使用的开发工具是DevEco Studio 5.0.3 Beta2,里面集成了DeepSeek,大家也可以下载最新版本体验一下。
源码仓库:https://atomgit.com/next_project/SectionsWaterFlowSample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是一种用于实现复杂布局的组件。它允许开发者在同一页面中创建多个列,并且每列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内容,如文本、图片、按钮等。Sections组件通过灵活的布局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类型,确保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和美观性。
Sections多列混排的核心是通过Section
和Column
组件来实现的。Section
用于定义一个大块的内容区域,而Column
则用于在Section
内创建多个列。开发者可以通过设置Column
的宽度、间距、对齐方式等属性,来调整每列的布局效果。
在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还支持响应式布局。开发者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断点(breakpoints),来定义在不同屏幕尺寸下每列的显示方式。例如,在大屏幕设备上,可以显示多列内容;而在小屏幕设备上,可以自动调整为单列显示,以确保内容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
此外,Sections多列混排还支持动态内容更新。开发者可以通过数据绑定机制,将数据源与Section
和Column
组件进行绑定,实现内容的动态加载和更新。这使得Sections组件在处理大量数据或需要频繁更新的场景下,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性能。
总的来说,HarmonyOS鸿蒙Next中的Sections多列混排组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布局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界面设计需求。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Sections多列混排是一种灵活的布局方式,允许开发者在一个页面中实现多列内容的动态排列。通过使用ListContainer
或GridLayout
等组件,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不同列数的混排效果。Sections可以帮助将内容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拥有不同的列数和样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开发者可以通过调整layoutConfig
和itemProvider
等参数,灵活控制每列的显示内容和布局方式,实现复杂界面的高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