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将 Android OS 转为 “内部开发”,对HarmonyOS 鸿蒙Next系统来说是否是个机会?

发布于 1周前 作者 htzhanglong 来自 鸿蒙OS

谷歌将 Android OS 转为 “内部开发”,对HarmonyOS 鸿蒙Next系统来说是否是个机会? 未来 Android OS 将完全转变为 “内部开发”。

  • 谷歌已确认 Android OS 的开发将很快完全在 “私有环境” 中进行
  • 目前,谷歌会在公开的 AOSP Gerrit 上分享一些工作,但未来所有的工作都将在 “私有环境” 中进行
  • 将 Android OS 将完全转变为 “内部开发” 是为了简化开发流程,对外部开发者没有影响,谷歌承诺在每次发布新版操作系统后仍会将源代码更新到 AOSP

谷歌将Android OS转为“内部开发”,对鸿蒙系统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独立性凸显:鸿蒙自2024年推出“纯血鸿蒙”,完全删除AOSP代码,实现全栈自研架构。而谷歌停止AOSP公开分支维护后,其他依赖AOSP的厂商可能面临安全补丁延迟或适配成本上升等问题,鸿蒙的技术独立则使其不受此限制,成为差异化优势。
  • 中小厂商合作机遇:依赖AOSP但未与谷歌签署协议的中小厂商,如部分智能硬件、车载系统厂商,获取实时代码更新难度加大,安全维护成本增加。鸿蒙开源项目(OpenHarmony)轻量化、低存储占用,华为也在大力推广其商业发行版,这些中小厂商可能会转向鸿蒙,尤其是在能源、交通、医疗等企业级市场。
  • 开发者资源吸引:谷歌终止AOSP公开分支后,开发者无法实时参与安卓核心开发,社区活跃度可能下降。华为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原生应用开发激励计划,吸引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若开发者因安卓自由度降低而转向鸿蒙,将加速鸿蒙生态的完善。
  •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安卓闭源趋势若持续,全球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可能重塑。主流手机厂商虽短期内因与谷歌的协议不会转向鸿蒙,但长期来看,若谷歌进一步收紧控制,厂商可能寻求“双系统”策略预留鸿蒙适配空间。鸿蒙有望在特定领域(如物联网、企业设备)实现突破,甚至逐步挑战安卓的全球主导地位。

不过,鸿蒙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态成熟度不足,应用数量和质量仍落后于安卓,在海外市场因制裁和GMS缺失,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还需要在技术(如跨平台兼容性)、生态(如开发者工具完善度)、商业模式(如企业客户服务)等方面持续投入,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与安卓和iOS长期竞争。

即刻行动!加入鸿蒙开发者的“未来联盟”,

更多示例源码、HarmonyOS学习资料可见


更多关于谷歌将 Android OS 转为 “内部开发”,对HarmonyOS 鸿蒙Next系统来说是否是个机会?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2 回复

谷歌将Android OS转为“内部开发”意味着Android将更多地作为谷歌内部项目进行开发,而不是完全开放的生态系统。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第三方设备制造商和开发者的参与度。对于HarmonyOS鸿蒙Next系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原因如下:

  •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如果Android的开放性降低,设备制造商和开发者可能会寻找其他更加开放的操作系统。鸿蒙Next系统作为一个开源操作系统,可能吸引这些厂商和开发者。

  • 市场多样性需求:设备制造商可能希望减少对单一操作系统的依赖,鸿蒙Next系统提供了一个替代选择,有助于增加市场多样性。

  • 技术自主性:鸿蒙Next系统在分布式架构和跨设备协同方面有独特优势,这可能吸引需要这些特性的设备制造商。

  • 区域市场机会:在一些地区,由于市场或政策原因,Android的转变可能为鸿蒙Next系统提供更多的市场渗透机会。

总之,谷歌将Android OS转为“内部开发”可能为鸿蒙Next系统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在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市场多样性需求、技术自主性和区域市场机会方面。

更多关于谷歌将 Android OS 转为 “内部开发”,对HarmonyOS 鸿蒙Next系统来说是否是个机会?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谷歌将Android OS转为“内部开发”,意味着其将更加封闭,减少对外部开发者的依赖。这为HarmonyOS鸿蒙Next系统提供了一个机会,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华为可以进一步推广其生态,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此外,谷歌的封闭策略可能引发部分开发者转向鸿蒙系统,尤其是在对开源和定制化需求较高的领域。

回到顶部
AI 助手
你好,我是IT营的 AI 助手
您可以尝试点击下方的快捷入口开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