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 ArkTS超新手入门(四)——基础容器组件
HarmonyOS 鸿蒙Next ArkTS超新手入门(四)——基础容器组件 上次我们见到了text组件的基本情况,那么我们常用的组件还有哪些呢?在ArkUI中,我们常用的组件有这么几种:
- 基础组件,比如text、image、textinput、button等,负责组成我们页面中的各种部分。
- 容器组件,比如column、row、flex、list等,容器组件一般在基础组件的上一级,负责页面上各个组件的布局。
- 还有一些特定功能的组件,比如多媒体组件video,绘制组件cricle、line,画布组件canvas等。
上次我们看了基础组件中的text,这次我们主要说说容器组件,最常用的、最基础的有column容器(纵向排布),row组件(横向排布),还有stack组件(堆叠排布)。
横向和纵向排布这个很好理解,咱们就不多说了,stack堆叠排布要注意的是因为有层级关系,想要显示出来,从上到下,要有不一样的尺寸,否则视觉上会覆盖掉,看不到下方的组件。
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页面,这几个基本就够了,容器组件里面还可以套容器组件,比如一个column里面套三个row,每个row组件里面在套三个基础组件,这样可以形成一个3*3的格子,不过这样做就比较麻烦了,代码量上来了,每个组件还需要调整属性,才能保证形状大小不变,这时候我们就有了另一个可以选择的容器,gird容器组件。
Gird容器组件是用来做网格布局的,在gird容器中,我们有纵向和横向两个属性可以设置,分别是columnTemplate和rowTemplate,在设置好长款之后,我们设置好横向和纵向的格子数量就行,比如这样:
Grid()
{
…………
}
.cloumnTemplate(1fr 1fr 1fr)
.rowTemlpate(1fr 1fr 1fr)
这样我们就能制作一个3*3的网格了,1fr可以理解问,在所有分好的份里占1份,这里如果写【(1fr 2fr 1fr)】,那就是这里需要三个格子,一共分了4份的大小,第一个格子和第三个格子占的大小是1份,第二个格子占的大小是2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容器组件,比如能够实现滚动视图的滚动容器Scroll容器,能够实现轮播效果的滑动容器Swiper容器,能够利用列表布局的List容器,这些我们后面提到再说。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 ArkTS超新手入门(四)——基础容器组件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ArkTS基础容器组件主要包括Column
、Row
、Stack
、List
、Grid
和Scroll
等。Column
用于垂直布局,子组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Row
用于水平布局,子组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Stack
用于层叠布局,子组件会按照添加顺序层叠显示。List
用于列表布局,支持滚动显示大量数据。Grid
用于网格布局,支持多行多列的排列。Scroll
用于滚动布局,当内容超出容器大小时支持滚动查看。这些组件通过@Component
装饰器定义,使用build
方法构建UI结构。例如:
@Component
struct MyComponent {
build() {
Column() {
Text('Hello World')
.fontSize(30)
Row() {
Text('Left')
Text('Right')
}
Stack() {
Text('Bottom')
Text('Top')
}
}
}
}
这些组件可以通过属性设置布局样式,如width
、height
、padding
、margin
等。ArkTS还支持通过@State
、@Prop
、@Link
等装饰器管理组件状态,实现动态UI更新。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 ArkTS超新手入门(四)——基础容器组件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的ArkUI框架中,基础容器组件是构建应用布局的基础。主要包括Column
、Row
、Stack
等。Column
用于垂直排列子组件,Row
用于水平排列子组件,Stack
则用于堆叠子组件。这些组件支持灵活的子组件管理,如通过justifyContent
和alignItems
属性调整子组件的对齐方式。此外,List
组件用于创建可滚动的列表,Grid
用于网格布局。掌握这些基础容器组件,是开发高效、响应式布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