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Go语言中吐槽下 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

槽点 1: 允许 server_context_takeover 和 client_context_takeover 不一致

槽点 2: 允许 server_max_window_bits 和 client_max_window_bits 不一致

在我看来这 4 个参数完全可以合并为 2 个,参数越多越让使用者迷惑。而且让握手协商变得啰嗦复杂许多,给 compressor/decompressor 内存复用带来麻烦。


Golang Go语言中吐槽下 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

更多关于Golang Go语言中吐槽下 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4-b0.html

3 回复

虽然不太懂具体的,但是 rfc 和 go 的关联在于?

更多关于Golang Go语言中吐槽下 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4-b0.html


移不了主题了 😌

在Golang(Go语言)社区中,关于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的讨论确实存在一些吐槽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该压缩扩展在WebSocket协议中的实现和使用涉及一些复杂性和潜在的性能开销。以下是一些专业的看法和建议:

  1. 复杂性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使用zlib进行压缩,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处理与zlib相关的各种边缘情况和错误处理,这增加了代码的复杂性。在Go语言中,虽然标准库提供了zlib的支持,但正确实现和使用它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2. 性能开销:压缩和解压缩操作都会引入一定的CPU和内存开销,这在高并发或低延迟的应用场景中可能尤为明显。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时,需要仔细权衡其带来的压缩收益与性能开销之间的平衡。

  3. 替代方案:对于对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轻量级的压缩算法,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使用压缩。此外,也可以考虑在传输层使用更高效的协议,如HTTP/2或QUIC,它们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功能。

综上所述,rfc7692 permessage-deflate在Go语言中的实现和使用确实存在一些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在决定是否使用它时,建议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同时,也可以关注Go社区和相关开源项目的发展,以获取更优化的实现和更好的支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