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申请权限时,如何判断本次允许,使用时允许和拒绝。
HarmonyOS 鸿蒙Next申请权限时,如何判断本次允许,使用时允许和拒绝。 鸿蒙申请权限时,如何判断本次允许,使用时允许和拒绝。
文档中找不到相关描述。
3 回复
每次进入页面调用requestPermissionFromUser,当用户选择本次允许后,重启应用再次进入页面,requestPermissionFromUser会直接返回-1,是不是应该再次弹窗提示授权才对?
在HarmonyOS(鸿蒙)系统中,申请权限时判断用户的响应(本次允许、使用时允许、拒绝)主要通过权限申请结果的回调来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
申请权限:使用
requestPermissionsFromUser
方法向用户申请所需权限。 -
处理回调:在申请权限后,系统会回调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
方法,该方法包含三个参数:requestCode
(请求码,用于区分不同的权限请求)、permissions
(申请的权限列表)、grantResults
(权限申请结果列表)。 -
判断结果:遍历
grantResults
列表,根据每个结果的值来判断用户的响应: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表示用户授予了权限,对应“本次允许”或“使用时允许”。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DENIED
:表示用户拒绝了权限。为了区分是永久拒绝还是仅本次拒绝,可以进一步调用shouldShowRequestPermissionRationale
方法。如果该方法返回true
,表示用户之前拒绝了权限但可以选择解释后再次请求(通常视为“使用时允许”前的拒绝);如果返回false
,则可能是用户选择了“不再提示”的永久拒绝。
示例代码片段(简化):
// 假设已省略请求权限的代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int requestCode, @NonNull String[] permissions, @NonNull int[] grantResults) {
super.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requestCode, permissions, grantResults);
for (int result : grantResults) {
if (result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 本次允许或使用时允许
} else {
// 拒绝
if (shouldShowRequestPermissionRationale(permissions[0])) {
// 用户之前拒绝了但可以选择解释后再次请求
} else {
// 用户可能选择了永久拒绝
}
}
}
}
如果问题依旧没法解决请联系官网客服,官网地址是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