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Nodejs,麻烦各位帮忙解释下如下代码的执行顺序。
初学Nodejs,麻烦各位帮忙解释下如下代码的执行顺序。
var http=require(“http”); //获得http模板 var querystring=require(“querystring”); var server=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req,res) { console.log(“2”); var post=’’; req.on(‘data’,function(chunk){ post+=chunk; console.log(“3”); } ); req.on(‘end’,function(){ console.log(“4”); post=querystring.parse(post); console.log(“5”); res.write(post.name); res.write(post.pass); res.end(); console.log(“6”); } ); } ).listen(8888); console.log(“7”);
当然可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Node.js代码,并解释其执行顺序。
代码分析
var http = require("http"); // 获得http模块
var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 创建一个HTTP服务器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 res) {
console.log("2");
var post = '';
// 监听请求的数据事件
req.on('data', function(chunk) {
post += chunk;
console.log("3");
});
// 监听请求结束事件
req.on('end', function() {
console.log("4");
post = querystring.parse(post);
console.log("5");
res.write('<a href="http://post.name">' + post.name + '</a>');
res.write(post.pass);
res.end();
console.log("6");
});
});
server.listen(8888);
console.log("7");
执行顺序
-
require
语句:var http = require("http");
和var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 这些语句首先加载Node.js内置的
http
和querystring
模块,并将它们分别赋值给http
和querystring
变量。
-
创建 HTTP 服务器: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 创建一个HTTP服务器并监听端口
8888
。此时服务器已经准备好接收客户端请求,但还没有接收到任何请求。
-
初始化日志输出:
console.log("7");
- 输出日志信息
"7"
,表示服务器已启动并开始监听端口8888
。
-
处理客户端请求:
- 当有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会触发
createServer
回调函数中的代码。 - 首先输出日志信息
"2"
。
- 当有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会触发
-
监听数据事件:
req.on('data', ...);
- 监听请求中的数据片段(chunks),并将这些片段拼接到
post
变量中。每次接收到数据片段时,会输出日志信息"3"
。
-
监听结束事件:
req.on('end', ...);
- 当请求的所有数据片段都接收完毕后,会触发
end
事件。首先输出日志信息"4"
,然后解析post
字符串为对象,并输出日志信息"5"
。 - 接着,将解析后的数据写入响应,并结束响应,最后输出日志信息
"6"
。
示例请求和输出
假设客户端发送了一个POST请求,包含以下数据:
name=John&pass=secret
则输出的日志信息顺序为:
7
2
3
3
4
5
6
注意,"3"
可能会重复多次,具体取决于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片段数量。
希望这能帮助你理解这段代码的执行顺序!
这里这几行代码都是顺序执行的, 传给 createServer 的函数, (req, res) 是在有请求时回调的 楼主的问题问哪?
谢谢啊。
好的,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段代码的执行顺序。这段代码主要是创建一个HTTP服务器,并处理客户端发送过来的POST请求。以下是对每一部分的执行顺序解释:
- 首先,
require('http')
和require('querystring')
分别引入了Node.js内置的http
模块和querystring
模块。 - 接下来,
http.createServer()
创建了一个HTTP服务器实例,并传入了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会在每次有新的请求到达时被调用。 - 回调函数中,首先打印出 “2”。
- 然后定义了一个空字符串
post
来存储从请求体中接收到的数据。 - 当接收到数据时(即
req.on('data', ...)
),会触发data
事件。此时会把新数据追加到post
变量中,并打印出 “3”。 - 当所有的数据都接收完毕时(即
req.on('end', ...)
),会触发end
事件。此时,会解析post
中的查询字符串,并打印出 “4” 和 “5”。 - 最后,将解析后的数据写回到响应中,并结束响应,同时打印出 “6”。
- 在创建服务器之后,最后执行
console.log("7")
。
总结一下执行顺序:
- 打印 “2”
- 打印 “3”(可能会多次打印,取决于数据分块)
- 打印 “4”
- 打印 “5”
- 打印 “6”
- 打印 “7”
这是完整的代码: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console.log("2");
var post = '';
req.on('data', function (chunk) {
post += chunk;
console.log("3");
});
req.on('end', function () {
console.log("4");
post = querystring.parse(post);
console.log("5");
res.write('<a href="http://post.name">' + post.name + '</a>');
res.write(post.pass);
res.end();
console.log("6");
});
}).listen(8888);
console.log("7");
希望这可以帮助你理解代码的执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