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中如何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

HarmonyOS 鸿蒙Next中如何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 鸿蒙开发时,如何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有具体的操作示例吗?

3 回复

可以自己开发和编译HAR包来作为共享库

HAR(Harmony Archive)是静态共享包,可以包含代码、C++库、资源和配置文件。通过HAR可以实现多个模块或多个工程共享ArkUI组件、资源等相关代码。

使用场景

  • 作为二方库,发布到OHPM私仓,供公司内部其他应用使用。
  • 作为三方库,发布到OHPM中心仓,供其他应用使用。

开发和使用详见参考链接: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5/har-package-V5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中如何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创建模块:首先,在DevEco Studio中创建一个新的模块(Module),用于存放你的第三方库代码。模块类型可以选择“Library”。

  2. 编写代码:在新建的模块中编写你的库代码,并确保代码符合HarmonyOS的开发规范。

  3. 打包模块:完成代码编写后,使用DevEco Studio的构建工具将模块打包为.har文件(HarmonyOS Archive)。

  4. 引入库:在需要使用该库的项目中,通过ohpm(OpenHarmony Package Manager)或直接在build.gradle文件中添加依赖来引入打包好的.har文件。例如: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har'])
    }
    
  5. 同步项目:完成依赖添加后,同步项目以确保库被正确引入。

  6. 使用库:在代码中导入并使用你引入的第三方库中的类和功能。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在HarmonyOS鸿蒙Next项目中成功引入并使用自己的“第三方”库。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引入自己的“第三方”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创建库模块:在工程中创建一个新的模块,作为你的第三方库。
  2. 编写库代码:在该模块中编写所需的代码,并确保模块能够独立编译。
  3. 发布库:将库模块打包为.har文件,发布到本地或远程仓库。
  4. 引入库:在主项目的build.gradle文件中添加依赖,指向你发布的.har文件或仓库地址。
  5. 同步项目:同步项目后,即可在主项目中调用第三方库的功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