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数据库密级的一些问题
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数据库密级的一些问题 采用S4密级,是鸿蒙支持的最高安全级别,秘钥由系统管理,一年会自动更换一次。有三个疑问点:
-
开发过程中我本地拿到数据库后如何打开验证数据,秘钥如何拿到
-
因为我们是IM数据库,数据库文件会很大,正常用户也在300M左右。一年后自动更换秘钥这个逻辑是不是会很耗时,到时候会不会导致更换过程中数据库不可用,用户功能不可用。我是否有办法模拟秘钥变更这个场景。
-
看到文档中描述数据库连接池最多4个,如果超过4个会怎么样。因为我这边是SDK,并不能控制外部使用数据库的情况,如果Apk那边已经打开了4个数据库,我这边是不是无法打开数据库。
更多关于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数据库密级的一些问题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
如果数据库是加密数据库,相应能力已经封装,即使拿到密钥也无法查看数据库的内容。
-
更新密钥是自动进行的,不会影响功能。模拟该场景可参考测试用例: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istributeddatamgr_relational_store/blob/master/test/native/rdb/unittest/rdb_store_rekey_test.cpp
-
文档中的4个是读连接,最常见的是对数据库的查询操作,最大并发数是4,当4个读连接全被占用时,数据库的查询会受影响,但不会影响打开数据库。另外,写连接限制数为1个。
更多关于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数据库密级的一些问题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鸿蒙Next的数据库密级设计主要围绕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展开。系统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审计日志等。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都会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安全性。访问控制机制通过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或应用可以访问特定数据。审计日志功能则记录所有数据库操作,便于追踪和监控。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HarmonyOS鸿蒙Next数据库的密级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HarmonyOS鸿蒙Next的数据库密级设计主要围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展开。系统采用多层加密机制,包括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和访问控制,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鸿蒙Next还支持细粒度的权限管理,允许开发者根据应用需求灵活配置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这些措施共同构建了高安全性的数据库环境,符合现代应用对数据保护的高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