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名称显示规则

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名称显示规则 app.json5和module.json5中都有label字段,他们的分别有什么作用,显示规则是什么样的。我在一个项目中的app.json5中设置label为name1,在名为entry的module.json5中设置label为name2,最终运行entry,显示的应用名称为name2。

3 回复

entry模块中的module.json5文件中的abilities标签中的label是标识当前UIAbility组件对用户显示的名称,这个名称是当前UIAbility组件在桌面图标下对用户显示的名称,可以参考文档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5/module-configuration-file-V5#abilities]

AppScope中的app.json5中app标签下的label是标识应用的名称,这个名称是在系统设置中APP应用显示的名称,可以参考文档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5/app-configuration-file-V5]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名称显示规则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名称显示规则如下:

  1. 名称长度限制:应用名称在桌面显示时,建议控制在1至7个字符之间,以确保在设备屏幕上完整显示。超过7个字符的名称可能会被截断。

  2. 多语言支持:应用名称应支持多语言显示,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语言设置自动选择对应的名称。如果未提供对应语言的名称,系统会默认显示应用的主语言名称。

  3. 名称唯一性:应用名称在设备上应保持唯一性,避免与其他应用名称重复。若存在重复,系统可能会在名称后添加后缀以区分。

  4. 名称格式:应用名称应避免使用特殊字符、表情符号或不可见字符,以确保在不同设备和系统版本上显示一致。

  5. 系统级应用名称:系统级应用名称通常由系统定义,开发者无法修改。这些名称会遵循系统默认的显示规则。

  6. 动态名称更新:应用名称支持动态更新,开发者可以通过API在运行时修改应用名称。更新后的名称会立即反映在桌面上。

  7. 名称国际化:对于国际化应用,开发者需要在资源文件中为每种支持的语言提供对应的应用名称。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语言偏好自动选择合适的名称。

  8. 名称截断处理:如果应用名称过长,系统会根据设备屏幕大小进行截断处理,并在名称末尾显示省略号(…)以表示截断。

  9. 名称显示优先级:当应用名称在多个位置显示时,系统会根据显示区域的限制调整名称的显示方式,优先保证名称的可读性。

  10. 名称与图标一致性:应用名称应与应用图标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名称与图标内容不符的情况,以确保用户能准确识别应用。

以上规则适用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名称的显示,开发者应遵循这些规则以确保应用在设备上的良好用户体验。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应用名称显示规则遵循简洁、直观的原则,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应用功能。应用名称应简洁明了,通常控制在2-4个汉字或6-12个英文字符之间,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词汇。同时,应用名称应与应用的实际功能高度相关,避免误导用户。此外,应用名称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应保持一致性和可读性,确保全球用户都能轻松理解。开发者还需避免使用与系统应用或其他知名应用相似的名称,以防止混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