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方式创新带来乐器数字时代的变革,有志者来挑战吧!
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方式创新带来乐器数字时代的变革,有志者来挑战吧! 就像其他领域一样,乐器数字化是历史趋势,欧美已研究30多年,2007年发布第一个数字钢琴(软件),但至今远未达到原声钢琴的音效。当前本人的数字钢琴已超越原声钢琴,已在腾讯发布用其制作的几百首钢琴乐曲,可在华为音乐中搜索“韶音悦耳”创作者收听。几个月前,本人还发表了一篇博文“乐器数字化带来的大变革、历史机遇”(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blog/topic/03127741006158042),提出了一些想法,其中如何确定超越原声钢琴声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欢迎探讨。
经过进一步探索、思考,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乐器数字化只是提供了技术条件,真正的数字变革,是像数码相机一样,让大众把音乐玩起来。
当前阻碍大众玩音乐的原因,并非难以获得乐器,而是获得操控乐器的技能。特别是其中代表性的钢琴,掌控难度很大,非专业人员学习新曲目也不容易。大众仍然停留在电子技术时代“听”音乐的形态。
演奏音乐的本质是基于乐谱、通过操控产生人耳可以感知的音乐——这也是演奏者自我表达的创作过程。本人多年前构思的“人人演奏”(已申请专利;近期已在华为和苹果发布该App)方式,就是基于乐谱,让每个人都能够演奏钢琴乐曲,把音乐玩起来。弹钢琴仅有力度和节奏,应用这种模式反而更加简单。
基于通用终端的“人人演奏”有很多局限,只是尝试性的。真正有实际价值的是结合演奏操控、音频播放的完整器件,可以在当前电钢琴基础上改进实现。
电钢琴(也叫数码钢琴)由键盘、控制器(也叫音源板)、音响、机架组成,国内产业链成熟,以前大量给欧美日代工。其中控制器是由处理器、存储器和操控接口构成的单板机,是核心。键盘通过MIDI与控制器连接,实现演奏操控。日本厂商各有自己的体系、音源,国内厂商都基于法国Dream体系的单板机、音源组装。
本人的设想是,用开源鸿蒙设计开发控制器,在当前电钢琴基础上,加入“人人演奏”应用,让每个人都可以玩音乐。本人已在Windows开发实现、实际应用,除了已经发布的“人人演奏”App,也在苹果发布了通过MIDI键盘实际演奏、用于测试评估钢琴音效的App。本人的数字钢琴当前是制作成传统的波表音源,采用当前已有的技术、应用方式。
采用通用系统开发电钢控制器的主要问题是音频延迟,钢琴要求从按下键到发出声音的延迟低于10ms,目前Windows和iOS可以做到。其中按键操控通过MIDI传输,较容易做到毫秒级的延迟;而输出和播放音频的延迟通常较大。当前最新版的开源鸿蒙提供了USB DDK,一方面可以很容易实现MIDI连接(鸿蒙手机可以连接MIDI,未查到开源鸿蒙有MIDI;有很多USB MIDI开源项目),另外也可以用其直接输出音频数据,满足低音频延迟要求。
基于本人当前的技术开发进展,采用本人的数字钢琴(音源)、基于开源鸿蒙开发上述设想的电钢琴已经没有技术难点。然而后续产品化、商业化远超本人的能力、精力,希望有志者进入这个领域,开创数字音乐新时代。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方式创新带来乐器数字时代的变革,有志者来挑战吧!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鸿蒙Next在乐器数字时代的应用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其分布式能力和低延迟特性上。通过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不同设备可以无缝连接,实现乐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鸿蒙设备实时控制数字乐器,进行多设备协同演奏或创作。此外,鸿蒙的低延迟特性确保了乐器演奏的实时性和精准性,提升了用户体验。鸿蒙Next还支持多种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创新的乐器应用,推动乐器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方式创新带来乐器数字时代的变革,有志者来挑战吧!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鸿蒙Next通过其分布式技术,为乐器数字化带来了革命性创新。开发者可利用其低延迟、高同步的特性,打造跨设备协同的智能乐器应用。例如,手机可作为调音器,平板显示乐谱,智能音箱实时伴奏,实现无缝音乐创作与演奏体验。这为音乐教育、创作和表演开辟了全新可能,期待开发者们加入,共同推动音乐科技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