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

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

鸿蒙开发环境主要是两点:

  1. 需要一个linux环境:用来拉取代码、修改提交、以及编译构建
  2. 需要一个Windows环境:用来运行鸿蒙的IDE(DevCo),它用来编辑代码,烧写调试

所以笔者建议的方式是,在Windows上虚拟一个linux。

本文将介绍如何基于Windows10主机,通过VirtualBox虚拟一个Linux系统(ubuntu):

  • Win10上运行IDE,虚拟机运行Ubuntu,Win10通过ssh连接虚拟机获得shell端口;
  • 同时Win10可通过samba访问虚拟机文件目录,使得IDE可以打开虚拟机中的代码,实现IDE和shell共同操作同一套代码。

VirtualBox安装

官网下载安装: 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这个比较简单,不再赘述,笔者安装的本版是:6.1.14 r140239 (Qt5.6.2)

PS:官网比较慢,如果着急,也可以通过360软件管家安装

创建Ubuntu虚拟机

  1. 打开VirtuaBox点击新建
  2. 如图指定参数,名称您随意,文件夹路径用来存放该虚拟机数据,类型选Linux,版本选Ubuntu64-bit,然后点击“下一步”
  3. 进入内存设置页面,建议设置为主机真实内存1/4到1/2,本例设置为2G(主机有8G内存)
  4. 选择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硬盘,然后点击“下一步”
  5. 接下来是连续的虚拟硬盘参数设置,页面省略~~
  6. 选择VDI类型,然后下一步
  7. 虚拟硬盘文件分配类型,选择“动态分配”,然后下一步
  8. 指定虚拟硬盘文件存储位置;同时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128G,然后点击“创建”
  9. 创建完毕后,右建虚拟机图标,选择“设置”->”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cpu核个数

安装Ubuntu系统

  1. Ubuntu安装镜像下载 https://ubuntu.com/download/alternative-downloads 选择18.04和20.04都可以 PS:Server版体积小,没有UI,如果喜欢花哨的桌面,也可以选择Desktop版
  2. 设置启动介质顺序 右键当前的虚拟机图标,选择“设置”,再选择系统,在“启动顺序”列表中将硬盘设置到光驱前面,其他选项全部取消,然后点击“OK”
  3. 设置虚拟光盘镜像 右键当前的虚拟机图标,选择“设置”,再选择存储,将虚拟光盘选定为刚刚下载的iso
  4. 启动虚拟机 点击“启动”,启动虚拟机,首次运行,体贴的VirtualBox会提示我们指定一个虚拟光盘文件,默认就是我们刚才设置的iso镜像,直接点“启动”就行
  5. 启动虚拟机 开启后,会刷2分钟左右日志,然后进入安装选项界面 这里熟悉的读者可以自己设置各类选项,不熟悉的一路默认到底也是OK的,本例选择一路默认。。。
  6.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7. 安装过程,刷日志 PS : 由于安装过程中需要下载软件,所以安装速度会受网络情况影响,如果真的很慢,就去看部电影吧。。。

Ubuntu环境配置

1、虚拟机网络配置

虚拟机开展任何工作前,得先保证网络畅通,虚拟机网络主要两种模式:

  1. 网络地址转换(NAT) 这种方式虚拟机可以利用主机网络接入internet,例如ping通baidu.com; 但是外界无法通过网络访问虚拟机,虚拟的IP不能被外界识别
  2. 桥接网卡 这种方式,笔者认为是最happy的,虚拟机相当于借助主机网卡的能力,虚拟出一个网卡 虚拟机拥有和主机一个网段的IP地址,就像一个独立的机器一样,可以和外界互通

建议选择第二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当主机需要访问虚拟机硬盘文件时配置有些差异,后面会讲到

2、ssh登录设置

ssh登录设置

直接在VritualBox窗口操作虚拟机比较难受,我们当然希望通过Xshell/Putty等工具接入LInux服务器,这需要配置ssh服务

安装ssh-server: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启动ssh服务: sudo service ssh start

  1. 桥接网卡方式: ifconfig查看IPV4地址,然后在Putty/Xshell中直接登录
  2. 网络地址转换 这种模式下,主机ssh工具无法直接链接虚拟机IP,需要配置端口转发

3、samba配置

如果要使用IDE,那么IDE如何打开linux服务器上的代码呢? 答案是samba

samba可以让windows像访问本地磁盘一样访问其他linux服务器上的文件夹

  • 首先安装samba:sudo apg-get install samba
  • 配置修改:vim /etc/samba/smb.conf 在最后面添加如下信息:
    [yang]
        browseable = yes
        writable = yes
        available = yes
        path = /home/yang
        valid users = yang
        public = yes
    
  • 添加samba用户:sudo smbpasswd -a yang 说明:yang是当前登录的用户,我们直接将他添加为samba用户;提示输入密码,这个是samba密码,和登录密码不是一回事,但是可以设置成一样的
  • 重启samba:sudo service smbd restart

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输入虚拟机ip地址,就可以访问了

4、源码获取配置

这个直接参考官方文档: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ocs/blob/master/get-code/源码获取.md

建议选第四种方式:从代码仓库获取

这里做几点补充:

1)curl https://gitee.com/oschina/repo/raw/fork_flow/repo-py3 > /usr/local/bin/repo 这一步如果出现权限问题,可以用下面两部替代: wget https://gitee.com/oschina/repo/raw/fork_flow/repo-py3 sudo mv repo-py3 /usr/local/bin/repo

2)还需要安装Python3 官方文档要求python3.7+,但是笔者安装的ubuntu自带3.6.9也可以; 接着安装pip管理工具: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pip 另外需要将默认python设置为新安装的python3.7+, 其实就是设置软连接到/usr/bin/python

3)pip install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requests 这一步请使用pip3,另外如果很慢,可以直接尝试pip3 install requests

5、编译环境配置

目前Hi3861/Hi3516/Hi3518环境配置及编译命令稍有差异,请参考官方快速入门: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ocs/blob/master/quick-start/Readme-CN.md

这里做必要补充:

1)Hi3861的第一个示例中详细介绍了IDE工具VsCode及插件DevEco的使用,后面Hi3516和Hi3518的介绍中就淡化了,所以直接看后面例子不明白IDE用法的,先去看一遍Hi3861的入门

2)编译时若提示zip命令没找到,则直接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zip

3)弱提示mcopy命令没有找到的,则直接安装mtools: sudo apt-get install mtools

Windos环境配置

windows上,主要是IDE环境的配置,请参考官方指导文档: https://device.harmonyos.com/cn/docs/ide/user-guides/service_introduction-0000001050166905

关于IDE的使用,可以直接参考快速入门的这一篇: 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ocs/blob/master/quick-start/Hi3861开发板第一个示例程序.md

IDE的作用主要是:

  • 代码编辑:通过插件实现自动补全,错误提示等等
  • 烧写镜像:将编译生成的镜像烧到开发板中,以及在线调试
  • 终端工具:可以通过Terminal链接linux服务器,获取shell端口,这样IDE和shell端口就在一个页面中,很方便!

总结

真个环境搭建过程,是依照 “源码获取配置-》编译环境配置-》IDE环境配置” 的顺序进行的

其实官方的README及开发指导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由于涉及的软件、配置较多,而且不集中,所以容易让刚入门的童鞋感觉配置起来比较麻烦

本帖就是顺着这个思路,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环境,记录踩坑过程,分享给大家,与君共勉,鸿蒙加油!


更多关于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14 回复

描述清晰流畅,敬待更深入研究

更多关于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可以有,太及时了,我正找呢

网络地址转换(NAT)方式有待进一步解决,

研究完了告知一声。

这个我也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看样子华为内网不行,如果是外网环境,没有这个问题

帅,实用,学习了。。

Vbox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在ssh端口转发情况下,可以通过win10的powershell从虚拟机拷贝文件,实现互通,命令如下:


```plaintext
scp -P 2222 yang@127.0.0.1:/home/yang/tmp.txt .

该命令从虚拟机将文件拷贝到win10本地,其中2222是设置的转换端口

图片 这里写错了windows

被你发现了,被你发现了,被你发现了

挺不错的内容

太惭愧了,还是学下好了

一起顶,让更多的人看到

博主让我受益非浅…

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首先需要安装DevEco Studio。DevEco Studio是鸿蒙官方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HarmonyOS应用的开发。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DevEco Studio: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找到DevEco Studio的下载页面,选择适合操作系统的版本进行下载。
  2. 安装DevEco Studio:下载完成后,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安装。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安装路径和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3. 配置开发环境:安装完成后,启动DevEco Studio。首次启动时,会提示配置SDK路径。选择HarmonyOS SDK的安装路径,或使用默认路径。
  4. 创建项目:在DevEco Studio中,点击“New Project”创建新项目。选择项目类型,如“Ability”或“Service”,配置项目名称和保存路径,点击“Finish”完成项目创建。
  5. 编写代码:在项目中,可以编写HarmonyOS应用的代码。DevEco Studio提供了代码编辑、调试、构建等功能。
  6. 运行和调试:编写完代码后,可以连接真机或使用模拟器进行运行和调试。DevEco Studio支持多种调试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完成以上步骤,即可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开始鸿蒙应用的开发。

从零构建HarmonyOS鸿蒙Next开发环境,首先需确保系统为Windows 10或macOS 10.15及以上版本。接着,下载并安装DevEco Studio,这是官方推荐的集成开发环境。安装过程中,确保勾选HarmonyOS SDK。安装完成后,启动DevEco Studio,配置SDK路径,并创建新项目。选择适合的模板,如“Empty Ability”,然后配置项目名称和存储路径。最后,连接真机或使用模拟器进行调试,确保开发环境搭建成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