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款完全去美化的国产HarmonyOS鸿蒙Next云手机

做一款完全去美化的国产HarmonyOS鸿蒙Next云手机 华为云手机前几日公测了,还不能面向消费者使用。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国产硬件加鸿蒙系统做一款完全去美化的高端云手机呢?在现有手机系统上虚拟化一适合云计算的环境,在某些场景中使用云计算,在某些场景中退出云计算(相当于中低端手机),用云计算来弥补国产芯片的不足。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但用户的需求却跟不上芯片的发展,是不是有必要把国产芯片不足的性能云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弹性的提供云计算服务。

12 回复

其实将云计算应用在手机领域市场还是挺大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国产芯片不足的性能云化,拉近与主流芯片的差距,提升竞争力,国产替代部分进口芯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优化其他中低端手机,假设国内十几亿的用户可以使用云计算,我们把用户的使用习惯等数据收集处理,也能建立一定的行业壁垒。我们提升芯片制程不是为了提高性能,降低功耗体积等,我们在云计算这个赛道上也能达到目的,为什么不呢?

望各位大神留言讨论,菜鸟小弟拜谢

更多关于做一款完全去美化的国产HarmonyOS鸿蒙Next云手机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呃,刚看到这个评论,手机是移动的,就的面对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个人认为手机还是需要芯片的,我们可以把简单的运算和数据交给本地的芯片,把复杂的计算交给云端,依据网络情况和用户体验来决定有多少种计算方式和使用哪种计算最优,这都是需要用户的大数据作支撑用人工智能决定的,只有针对大量的用户在不同位置,使用习惯的不同的侧重等等大数据做优化才能提升用户体验,不会流失华为粉,简简单单的用云计算很容易很轻松的就被超越了,你做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没竞争力在市场中很轻松的就被干掉了,没人会记得你。

我一直觉得不只是手机,一切都将进入云时代!云手机、云电脑、云电视等等等,管它名字叫什么呢?它只是一块屏幕!一切的运算在云端完成,屏幕显示最终结果就可以了!云时代要来了,也就意味着硬件时代结束了!屏幕时代(云时代)——人机交互时代——人机结合时代。

补充几点:

  1. 鸿蒙系统可以像安卓一样完全开放,保证其他厂家能做到差异化竞争,在安卓和鸿蒙两者之间,鸿蒙能提供云计算服务,未来没有被卡脖子的风险,跨终端提供用户的某些数据供开发,逐步淘汰安卓可能性和大。

  2. 云手机不是前段时间公测的只有屏幕的那种,而是大家正在使用的有摄像头等功能并提供云计算的手机,可以做到在户外,家里通信网络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云计算碾压一众手机的云手机。

  3. 完全去美化是终极目标,在实现路程上可以逐步实现,从手机配件到整条产业链是很长的路程,通过两三代迭代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做选择。

  4. 随着芯片制程提高,成本太高了,现台积电代工加设计封测等成本5纳米都到2900元了,成本和性能提升早就没在一条线了,性价比太低,相反我们用低端芯片加云计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成本上占很大优势,虽然有流量,数据中心维护,系统研发等成本,甚至还有前期推广免费使用等成本,但长期综合成本来看是降低的,有舍才有得有投入才有产出嘛。我们把芯片降低的成本用在屏幕,摄像头等硬件上不香么?

以上完全基于个人观点和市场趋势预测,并非以发生事实。

菜鸟小弟抛砖引玉,望各位大神留言共同讨论

很感谢评论,(不是抬杠)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咱可以拿工业互联网和无人驾驶对标,现在的企业都用上5g了(园区内网络高级vip),无人驾驶车在园区内畅行无阻,用边缘计算解决延时问题。随着5g基站建设,无线网络越来越好,个人云业务也不是问题的。现在芯片制程5纳米3纳米,制造成本越来越贵,用云计算弥补国产芯片性能不足在成本上占很大优势,我说假如用国产14或7纳米加云计算对标5或3纳米完全是有胜算的。再说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资源很多时候都是闲置浪费的。完全可以在云上共享。只是云现在只是tb,还没tc而已,但以有这方面趋势了

不现实,就这网络状态,目前云手机就是作死

我个人认为能够提供跨平台个人云,在个人不同终端上应用,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不同使用场景,习惯,应用等问题,还得承受短期亏损的资金压力。这些门槛是很考验公司大佬们眼光的,有的人就觉得花点钱把核心技术攥在手里是值得的,或许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切换到别的赛道上与人竞争值得做。所以这事风险很大,不确定性太多,能卡住老多人的。

假如(我说假如)华为打算做前期可以在某一低端手机上先尝试云计算做优化,免费给客户用,等技术成熟推广鸿蒙系统时附带云计算,这样阻力小。等用户完全接受后可以和ov小米抱团出海。

以上纯个人观点,并非以发生事实。

刚看到,很感谢评论留言。在众多云厂商中我还是倾向于华为的,华为研发实力强,有5G和手机经验,成功率最大。前几日阿里云电脑发布了,对网络要求特严格,估计面向消费者还的有段路要走,华为云手机面向机构公司之类的同样对网络很依赖。手机不同于电脑,是移动的,所以要面对网络不稳定。同时用户早已习惯用智能手机,必须有摄像声音等功能,所以手机还得有芯片,所以如何让手机的芯片与云计算协同而且让用户感觉不到才是关键,服务器和手机架构指令集等不同也是问题,(华为云计算是在服务器虚拟手机系统)个人用户迁移个人应用到云端两者完全一致也是问题。

正因为有太多问题要解决所以稍稍改动云计算边缘计算那套肯定不行,最起码网络就不允许。

以上完全基于假设和猜想,仅代表个人观点,并非是以发生事实。

这样做的话会完全打破现有的手机市场的竞争方式吧,假设云手机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对于云技术比较薄弱,或者没有云技术支持的开发厂商会有很大的冲击。如果采取第三方云服务的方式,首先国外应该是不可能的,然后国内的话,知名的云厂商就是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这些,对于手机的生产开发我并不知道,但是对于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手机业务的来说,开发手机的成本肯定是降低了,那么本身拥有云技术的厂家大概率是自己生产,或者直接收购中小型手机企业进场收割。而且手机的使用人是数十亿,本身对于架构和资源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并不是简单地将云电脑、云服务器这一套搬过来稍微改改就可以的。

然后我觉得可能这时候已经有企业在悄咪咪地对云手机进行布局了,毕竟咱们几千年来都是藏着一手,露着一手的,几年前谁会关注华为有个海思?(手动狗头)。

以上是我浅薄的一些见解,如有不对请谅解并指出。

这个方案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弱化手机对芯片的过度苛刻要求。让落后的国产芯片能接近主流芯片性能。

拜求各位大神赐教!

鸿蒙Next云手机是基于HarmonyOS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云端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手机功能的虚拟化。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利用鸿蒙分布式技术,将手机的计算、存储和显示分离,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访问云端资源,实现“云手机”体验。

鸿蒙Next云手机的关键技术包括:

  1. 分布式架构:利用鸿蒙的分布式能力,实现设备间的无缝协同,用户可以在不同终端设备上访问同一云手机实例。
  2. 云端渲染:通过云端GPU进行图形渲染,将渲染结果实时传输到终端设备,降低终端设备的硬件需求。
  3. 数据安全: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 低延迟通信:优化网络传输协议,减少云端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鸿蒙Next云手机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高安全性的移动计算解决方案,适用于对硬件性能要求较低但需要高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场景。

要打造一款完全去美化的国产HarmonyOS鸿蒙Next云手机,需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到云服务全面自主可控。硬件采用国产芯片如麒麟,确保供应链安全。操作系统基于HarmonyOS,优化云手机功能,提升分布式能力。应用生态引入国产应用商店,严格审核应用,确保数据安全。云服务依托国内数据中心,采用先进加密技术,保障用户隐私。最终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本地到云端的全栈国产化,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云手机体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