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可以考虑一下做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不?
HarmonyOS 鸿蒙Next可以考虑一下做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不? 我们印象中的三维操作系统是怎样的?
Real Desktop三维桌面软件
Ubuntu Compiz三维桌面
3DNA Desktop三维桌面软件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种场景化三维操作系统,我们更应该叫它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和目前主流AR、VR、MR等虚拟实景化操作系统相比,属于两种反其道而行的研究方向。因为,两种基础理论的区别,使得两种操作系统的操作方法和逻辑有极大区别。
这是用户的全场景视角,主要适用娱乐休闲的。
这是用户的桌面视角,主要适用工作创作的。
这是用户的抽屉视角,主要适用整理系统资源的。(类似win中“我的电脑”)
乍看之下,大家会觉着这个操作系统很复杂,很难用,无从下手。但实际上,这个操作系统十分简单易用,只是大家没有使用过这类操作系统,没有这方面的操作概念和习惯。下面,我们用一些简单的操作证明这种操作系统的简单易用性。
进入全场景视角,开启我们的生活,这是切换用户的界面,只要我们在相应的组件区域选择账户就行,整个装修风格会根据该账户预设的装修风格改变。
你不仅可以让你的“家”面朝大海,也能深藏乡间,更能驻扎空间站。
玩把小游戏放松一下吧!这是“大炮游戏”的界面,我们终于可以对着窗外的小球狂轰滥炸了,请对准“飞船”,看看外星人长什么样的?
不能只顾着玩啊!划到桌面视角,发挥我们的创意,开始一天的创作。
去抽屉界面找点漂亮的图片装点一下。
终于完成一天工作,我们该好好休息了。轻轻的拉上窗帘,防止小屁孩觊觎我们的“美色”,才能安心休息,这是关机界面。
相信通过这些操作和解说,我们逐渐知道为什么这是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因为,它不仅仅是将图标桌面自然场景化,也包含生活和感情。
AR、VR、MR这类操作系统属于虚拟实景化操作系统,简单解读就是,将虚拟化元素和操作逻辑,依托现实物理环境,搭建操作环境,将虚拟元素应用和操作逻辑到实际场景中(如图1)。
图1:以现实场景为操作环境,利用AR技术进行设备检修。
而这类操作系统属于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简单解读就是,将实景化元素和操作逻辑,依托显示器内的虚拟环境,搭建操作环境,将实景元素和操作逻辑应用于虚拟环境中(如图2)。
图2:以显示器内的虚拟环境为操作环境,进行GUI交互结构的交互。
这类操作系统涉及三维操作和场景化桌面领域,在二十五年前,就提出过较多构想。
关于三维操作,国外公司都有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苹果专利:US8745535B2、Ubuntu Compiz、Real Desktop、3DNA Desktop桌面软件。这些公司获得非常优秀的应用成果,但这些应用依然停留在桌面及图标元素三维化表达的阶段。
关于场景化桌面应用,1995年8月,微软在发布win95的同时,也推出Microsoft Bob这款产品,这就是一款模仿自然场景的用户界面,2012年前后,国内步步高公司,小米公司相继推出自由桌面,同样以模仿自然实物的形式建立用户界面。
而基于GUI交互结构和多界面架构理论使得这两方面的构想得到结合和应用。
基于GUI交互结构和多界面架构实现的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拓展界面容量,减少操作层级,简化操作逻辑。让操作系统更易用。
下面流程图是搭建一个确定的GUI交互结构实例
在三维环境的GUI交互结构
进行多界面架构搭建后的GUI交互结构
这是我目前认为最好的GUI交互结构搭建方案。
要突破场景化桌面的限制,实现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就是要拓展桌面容量。因为实景化的表达方式需要占用非常大的桌面面积,以全场景视角中的关机组件为例,约占整个桌面的40%。这就需要倍数的桌面才能满足。
那为什么类似Microsoft Bob、小米自由桌面无法满足扩展桌面的能力?我们以一个对比图来说明,(图3)属于未拓展桌面容量,每个显示器的界面架构是相同的。(图4)属于拓展了桌面容量,每个显示器的界面架构是不同的。
(图3)
(图4)
以Real Desktop、3DNA Desktop为代表的桌面软件拓展了桌面容量,为什么还是无法实现实景虚拟化系统?我们再以一个对比图说明,(图5)是在一个视口内光照对物体的效果图。(图6)是一个视口内光照对三维物体的效果图。从图5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二维物体,这个面承载了所有光照。从图6我们能看到一个三维物体,三个面分别承载部分光照,使得物体拥有三维的表现形式。我们将这些思路应用到操作系统本身,(图7)是主流操作系统界面的三维视口图(图8)是基于GUI交互结构理论搭建的三维视口图。
(图5)
(图6)
(图7)
(图8)
我们可以用一些实例说明,在全场景视角,拉上窗帘,我们就能实现关机,但在桌面视角和抽屉视角,我们是无法实现系统关机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在抽屉视角和桌面视角整理文档,在全场景视角中的天窗界面,是无法放置和整理文档,因为两个界面承载不同的系统功能指令,这也导致每个界面载体的布局架构也是不同的。而传统软件只是将部分元素或功能三维化,类似这些三维桌面软件,在一个视口内,这个系统功能指令并没有被分割,所以在一个确定的视口内,是能实现操作系统所有功能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传统操作系统在三维环境中的结构,因为是一个视口,这个界面载体承载操作系统所有功能指令,它是一个整体。而基于GUI交互结构的操作系统,拥有多个视口,多个界面载体,只有组合全部的界面载体才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三维桌面软件是无法满足实景虚拟化操作的三维要求,因为那并不是真正将操作系统本身三维化,而是桌面或图标元素的三维化。
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弱化win和mac的窗口理念,注重所有功能指令都在“桌面”实现。十分易用,操作逻辑分类清晰,图形的表达形式更加直观,拥有倍数的界面容量,使得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指令都显示在桌面,大幅度减少操作层级。
相对于现有操作系统,实景虚拟化操作也拥有非常多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很多现有操作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跨界面交互、低学习成本、优秀的界面表达力等。
可能我在一些细节上没有解释清楚,毕竟,这里面的内容确实比较庞大,理论比较特别,暂时大家可能还无法适应这种理论。就像曾经的“云计算”,同样令人无法理解和认同,甚至于很多质疑,但它在今天已经实现。
普通用户对操作逻辑和界面表达方面其实是最直观和敏感的,人会有审美疲劳,并不是不能接受新事物,只要它确实是合适和特别的。我们用颠覆以往的操作逻辑和界面表达,(并且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一天内完全能够掌握使用所有功能,无师自通也不是问题。)这一定能帮助我们突破困局。这个系统真的非常值得花大力气去做,真切的希望鸿蒙能考虑这个技术方案,做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如果有需要,我愿意提供一些系统、软件开发、软件生态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建议。
应用效果图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可以考虑一下做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不?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华为的全屋智能,完全可以做成这样,点击天花板,就开灯,点击电视就开电视,点击空调,开空调,操作起来很直观,个性化强,可玩性强,有趣,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可以考虑一下做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不?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我感觉做成3D的桌面,操作起来会变复杂,好像也没啥太大的作用。
感谢你的分享,我们已帮您的建议反馈鸿蒙。
HarmonyOS 鸿蒙Next作为一款分布式操作系统,具备跨设备协同、低延迟、高安全性的特点,适合探索实景虚拟化操作系统的应用。实景虚拟化技术通过将虚拟内容与现实场景融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适用于AR/VR、智能家居、车载系统等场景。鸿蒙Next的分布式架构和微内核设计,能够支持多设备协同处理,为实景虚拟化提供高效的计算和通信能力。此外,其轻量化的系统架构和低功耗特性,也适合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实景虚拟化功能。鸿蒙Next的生态兼容性和开发者支持,能够加速实景虚拟化应用的开发和推广。
HarmonyOS鸿蒙Next作为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分布式能力和跨设备协同特性,非常适合探索实景虚拟化(AR/VR)应用。通过其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多设备间的无缝协作,结合AR/VR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此外,鸿蒙Next的高效内核和低延迟特性,能够满足实景虚拟化对实时性和性能的高要求,未来在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