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中模块的类型entry、feature、har、shared的含义和区别

HarmonyOS鸿蒙Next中模块的类型entry、feature、har、shared的含义和区别是什么?

2 回复

四者在编码阶段都是module的概念。entry和feature是在应用上架之后产生的概念,应用上架的时候如果有多个hap对应多个module,则有一个为entry,其他为feature,目的是由应用商店实现按需分发。但是这两种都是存在ability和页面的,har和shared是共享包下的两个分支,是不具有ability的,但是可以有页面,主要区别在于引入的内容不同,har是引入接口和接口的实现,而shared只引用了接口,并未引用实现,这也是为什么shared需要先install对应的hsp包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中模块的类型entry、feature、har、shared的含义和区别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模块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各具特定用途:

  1. entry模块:这是应用的入口模块,包含应用的主页面和核心逻辑,是应用启动的起点。
  2. feature模块:功能模块,封装特定的功能或服务,如支付、地图等,便于复用和独立开发。
  3. har模块(HarmonyOS Archive):静态共享库,包含公共代码和资源,供其他模块引用,减少代码冗余。
  4. shared模块:动态共享模块,提供动态加载的能力,适合需要运行时加载的场景,如插件化功能。

这些模块类型通过合理划分,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复用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