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70 和 小米14pro 在 uni-app 中接入 unipush2 之后通知管理无法打开其他品牌手机正常
Redmi K70 和 小米14pro 在 uni-app 中接入 unipush2 之后通知管理无法打开其他品牌手机正常
开发环境 | 版本号 | 项目创建方式 |
---|---|---|
Windows | widows 10 专业版 | HBuilderX |
产品分类:uniapp/App
PC开发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PC开发环境操作系统版本号:widows 10 专业版
HBuilderX类型:正式
HBuilderX版本号:4.29
手机系统:Android
手机系统版本号:Android 15
手机厂商:小米
手机机型:Redmi K70
页面类型:vue
vue版本:vue2
打包方式:云端
项目创建方式:HBuilderX
示例代码:
onLaunch当中执行了:
uni.getPushClientId({
success: (res) => {
console.log('客户端推送标识cid:', res.cid)
// plus.nativeUI.alert(`客户端推送标识cid:${push_clientid} (仅供测试,上线记得提醒关闭)`)
this.globalData.push_clientid = res.cid || ''
},
fail(err) {
console.log(err)
}
})
云函数:
'use strict';
const uniPush = uniCloud.getPushManager({
appId: "****"
})
exports.main = async (event) => {
let obj = JSON.parse(event.body)
const res = await uniPush.sendMessage({
"push_clientid": obj.cids, // 设备id,支持多个以数组的形式指定多个设备,如["cid-1","cid-2"],数组长度不大于1000
"title": obj.title||'', // 标题
"content": obj.content||'', // 内容
"payload": obj.data||{}, // 数据
"force_notification": true, // 服务端推送 需要加这一句
"request_id": obj.request_id //请求唯一标识号,10-32位之间;如果request_id重复,会导致消息丢失
})
return res //一定要return回去
};
更多关于Redmi K70 和 小米14pro 在 uni-app 中接入 unipush2 之后通知管理无法打开其他品牌手机正常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VIVO也遇到了
更多关于Redmi K70 和 小米14pro 在 uni-app 中接入 unipush2 之后通知管理无法打开其他品牌手机正常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使用最新hx 自定义基座
不行呢 用了4.56版本打了自定义包不行。以前3.98都可以的,然后现在无论哪个版本打正式包都没有用呢
回复 1***@qq.com: 你重新打个自定义基座,然后发我一下appid
回复 DCloud_Android_THB: 好,uni-app应用唯一标识的AppID嘛?
针对Redmi K70和小米14 Pro在uni-app接入UniPush2后通知管理无法打开的问题,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 小米机型特殊权限问题:
- 检查是否已授予应用自启动权限(小米设备默认会限制后台运行)
- 在设置->通知管理中确保应用通知权限已开启
- 在电池优化设置中将应用设为"无限制"
- Unipush2适配问题:
- 确认manifest.json中已正确配置push模块:
"push": {
"unipush": {
"appid": "你的UniPush AppID"
}
}
- 客户端代码建议修改:
// 增加ready监听
uni.onPushMessageReady(() => {
uni.getPushClientId({
success: (res) => {
console.log('客户端推送标识cid:', res.cid)
this.globalData.push_clientid = res.cid || ''
},
fail(err) {
console.log('获取cid失败:', err)
// 可加入重试逻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