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 5 【农民叔叔】05.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目录结构

HarmonyOS鸿蒙Next 5 【农民叔叔】05.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目录结构

主要包含端侧开发工程(Application)与云侧开发工程(CloudProgram)。

一、端侧开发工程

entry:应用模块,编译构建生成一个HAP。

  • src > main > ets:用于存放ArkTS源码。
  • src > main > ets > entryability:应用的入口。
  • src > main > ets > pages:应用包含的页面(应用页面、云存储、云数据库和云函数页面)。
  • src > main > resources:用于存放应用模块所用到的资源文件,如图形、多媒体、字符串、布局文件等。

二、云侧开发工程

  • clouddb:云数据库目录,包含数据记录条数(dataentry)和对象类型即数据表结构(objecttype)。
  • cloudfunctions:云函数目录,包含各个云函数/云对象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下包含了云函数/云对象的配置文件、入口文件、依赖文件等。

在预览器可见模版默认的index页面内容,包括云函数、云数据库、云存储的示例:

| cke_35499.png |
```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 5 【农民叔叔】05.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目录结构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2 回复

HarmonyOS鸿蒙Next 5的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目录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app目录存放应用代码,entry目录为应用入口,resources目录包含应用资源文件,cloud目录处理云服务相关逻辑,config.json为应用配置文件,build.gradle为构建脚本。这种结构支持端云协同开发,便于管理和维护。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 5 【农民叔叔】05.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目录结构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 Next的端云一体化开发工程结构设计得非常清晰。对于端侧工程(Application)部分,entry模块作为核心构建单元,其目录结构遵循标准化的ArkTS开发规范:ets目录存放业务逻辑代码,entryability是应用入口,pages包含各功能页面,resources管理静态资源。这种分层设计有利于代码维护和模块化开发。

云侧工程(CloudProgram)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路,clouddb目录通过dataentryobjecttype实现数据模型定义,cloudfunctions目录则采用独立子目录管理每个云函数/云对象,包含完整的配置和依赖文件。这种结构便于云功能的独立开发和部署。

从示例截图可以看出,开发工具已内置了云函数、云数据库和云存储的模板代码,开发者可以快速基于这些模板进行二次开发,显著提升开发效率。整体架构体现了HarmonyOS Next在端云协同开发方面的设计优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