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中如何在NDK开发中使用国际化i18n

HarmonyOS鸿蒙Next中如何在NDK开发中使用国际化i18n 我目前在使用鸿蒙Next 版本进行C++ 一些功能开发,但是目前遇到国际化问题,鸿蒙NDK 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在C++ 使用i18n。

#target_link_libraries(xxx PUBLIC -licuuc)
#target_link_libraries(xxx PUBLIC -licui18n)

无效

2 回复

在HarmonyOS Next NDK开发中实现i18n,需使用Native API的ResourceManager能力。步骤如下:

  1. 在resources目录下配置多语言资源文件,如base/element/string.json中定义字符串资源。

  2. 在C++代码中通过OH_ResourceManager_GetStringByName获取字符串:

#include <resource_manager.h>

OH_ResourceManager* rmgr = OH_ResourceManager_Init();
const char* str = OH_ResourceManager_GetStringByName(rmgr, "my_string_key");
  1. 调用OH_ResourceManager_Release释放资源管理器实例。

注意:需在config.json中声明resource权限,并确保NDK工具链版本支持该API。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中如何在NDK开发中使用国际化i18n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 Next的NDK开发中实现国际化(i18n),可以使用ICU4C库(International Components for Unicode)。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案:

  1. 首先确保在模块的build-profile.json5中添加依赖:
"dependencies": [
  {
    "bundleName": "icu",
    "version": "4.8.1.1",
    "libs": ["icuuc", "icui18n"]
  }
]
  1. C++代码中使用ICU的典型示例:
#include <unicode/unistr.h>
#include <unicode/locid.h>

void demoI18n() {
    // 设置当前区域(如中文)
    Locale locale("zh", "CN");
    
    // 创建本地化字符串
    UnicodeString str("你好世界", "UTF-8");
    
    // 获取系统默认区域
    Locale defaultLocale = Locale::getDefault();
}
  1. 资源文件处理建议:
  • 将多语言字符串存储在resources目录下的element/string.json中
  • 通过OH_ResourceManager相关Native API在C++层读取

注意:鸿蒙NDK目前不支持直接链接系统的icu库,必须通过上述依赖方式引入。相比Android NDK,鸿蒙的ICU库版本和API可能略有差异,建议参考官方NDK文档中的国际化章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