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关于提升OpenHarmony开发效率的思考:AI Agent工具链与本地知识库构建分享

HarmonyOS鸿蒙Next关于提升OpenHarmony开发效率的思考:AI Agent工具链与本地知识库构建分享 大家好,

最近在深入研究OpenHarmony开发的过程中,我探索了一套利用AI Agent提升效率的工作流,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现状与痛点:

官方提供的AI工具在某些场景下体验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社区和商业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AI Agent工具,它们不仅功能强大,并且对MCP(Multi-modal Conversational Platform)服务器的支持也相当出色。看到类似腾讯发布的小程序知识库等产品,我深受启发,相信将强大的AI能力与我们的开发工具链结合,能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日常知识检索:

为了解决文档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我搭建了一套本地化的AI知识库:

  1. 核心工具: Cherry Studio 客户端。

  2. 知识来源: 我将OpenHarmony的官方文档完整克隆到本地。

  3. 处理方式: 利用嵌入模型(Embedding Model)对所有文档进行向量化处理。

  4. 最终效果: 当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通过AI进行自然语言查询。与在官方文档网站上手动搜索相比,这种方式的响应速度和信息定位精准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cke_12184.png

开发流程优化:

在编码阶段,我的组合是 DevEco Studio + Augment

让我惊喜的是,尽管是一些国外的模型,Augment(Claude Sonnet 4)对ArkTS的理解程度相当高,代码生成和补全能力很不错。为了让它更好地融入我的开发环境,我做了一些优化:

  • 拷贝文档目录副本: 我将一份文档副本放置在项目目录下。

  • Prompt工程: 在与Augment交互时,我会明确告知它这些本地文档的路径,引导它在生成代码或提供建议时,主动查询这些规范,从而确保产出更符合项目要求。

开发成果与实践:Speak 项目

最近,我将这套方法论应用在了一个名为“Speak”的AI语音对话项目中。为了让AI助手的输出更精准可控,我为其设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记忆”或“核心指令” (Project Memory)。

Project Memory: Speak (ArkTS)

PRIMARY_DIRECTIVE: SOURCE_OF_TRUTH (核心指令:唯一的真相来源)

  • My ONLY source for all code, APIs, components, and implementation patterns is the local project documentation: c:\Users\10423\Code\Speak\application-dev\.
  • I MUST NOT use external knowledge, general programming habits, or undocumented features. All actions must be validated against the local docs first.

PROJECT_SPECIFICATIONS (项目规格)

  • Project: Speak
  • Technology: ArkTS (API 5.0.5(17)), ArkUI (Declarative)
  • Objective: An AI voice dialogue app with four main modules (Free Conversation, Scenario Conversation, Vocabulary Learning, Essay Correction).
  • Key Requirement: Achieve “iOS-level” fluid animations and transitions for all UI interactions.

CODING_RULES (NON-NEGOTIABLE) (编码硬性规则)

  • NO any TYPE: All type declarations must be explicit and strongly typed.
  • NO ES6+ SYNTAX: Use only the TypeScript-like syntax compatible with the specified API version.
  • NO NODE.JS/NPM: The Node.js ecosystem is incompatible and strictly prohibited.
  • LANGUAGE: All code comments and user-facing UI text must be in Chinese (zh-CN).

IMPLEMENTATION_PATTERNS (实施模式)

  • Resource-Driven UI: All strings, colors, and dimensions must be referenced from .json resource files (e.g., $r('app.string.app_name'), $r('app.color.primary_accent')).
  • Navigation: The core app structure is built around the Navigation component. Use NavPathStack and NavDestination as per the docs.
  • File Structure: Adhere to the established structure, including using the config and constants directories for their intended purposes.
  • Componentization: Break down complex views into smaller, reusable custom components.

### **多模型协作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直接让AI生成最终的ArkTS代码,尤其是复杂的UI界面,效果往往不理想。** 这似乎考验的是模型的跨模态、开放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而大多数模型难以一步到位生成一个功能完备且可用的UI。

因此,我采用了“两步走”的策略:

1.  **高层设计 (UI/UX -> HTML原型):** 我使用一个更高级的模型,例如 **Gemini 2.5 Pro**。我会向它详细描述我的项目简介和UI/UX设计构想,让它先生成HTML/CSS的**静态原型稿**。这个阶段不追求功能,只追求视觉和布局的准确性。

2.  **底层实现 (HTML原型 -> ArkTS代码):** 接下来,在与Augment协作时,通过Prompt来告知Agent原型稿存放的位置和涉及思路,以及一些响应式的设计。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一个复杂的抽象任务,拆解成了“设计”和“翻译”两个步骤。第一步将模糊的构想具象化为清晰的HTML结构,第二步则让擅长代码转换的AI来完成精准的翻译工作,成功率和代码质量都大大提升。最后,只需要和AI Talk就生成了以下UI设计。

![](https://alliance-communityfile-drcn.dbankcdn.com/FileServer/getFile/cmtybbs/708/136/510/0030086000708136510.20250817175702.58294419330377741683463656133937:50001231000000:2800:86D9C7B362283C9548894BB1745F73E09F1B30F1141DABBD93377A764BD5D62C.png)

![](https://alliance-communityfile-drcn.dbankcdn.com/FileServer/getFile/cmtybbs/708/136/510/0030086000708136510.20250817175702.21456707748857634633144737263703:50001231000000:2800:6F33ECE599B20BDBC249950593BF0CA904AEC6D55B5EAE53EFB2725191649637.jpg)

## **呼吁与展望**

我的这些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本质上还是基于个人开发者环境的“小作坊”模式。如果每一位开发者都需要自行搭建本地知识库、配置复杂的AI Agent工具链,无疑会增加大家的使用门槛。

因此,在这里也想**呼吁一下华为官方**,能否考虑为广大OpenHarmony开发者提供官方的MCP服务器支持?

如果能有一个官方的、深度整合了OpenHarmony和ArkTS知识体系的AI平台,让我们可以通过标准的API或插件方式接入,将极大地赋能整个开发者社区。这不仅能统一和提升AI辅助开发的体验,也能让开发者们从繁琐的配置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与创新本身。

## **总结**

通过 **本地知识库 + 严格的Prompt指令 + 多模型分工协作** 的组合,我个人的OpenHarmony开发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套流程不仅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也让从UI/UX设计到最终代码实现的整个链路更加流畅和可控。

不知道社区里各位开发者是否有类似的探索?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对我的方案提出宝贵的建议。期待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更高效、更智能地进行OpenHarmony开发。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关于提升OpenHarmony开发效率的思考:AI Agent工具链与本地知识库构建分享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6 回复

很优质的文章,建议也很好,希望官方可以采纳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关于提升OpenHarmony开发效率的思考:AI Agent工具链与本地知识库构建分享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总结得挺好的,学习了666

针对提升OpenHarmony开发效率,AI Agent工具链可通过自动化代码生成、智能调试和测试用例构建加速开发流程。本地知识库整合API文档、组件库和最佳实践,支持语义检索和上下文关联,减少查阅成本。两者结合可实现开发过程的智能辅助与知识复用。

感谢分享这套基于AI Agent的OpenHarmony开发效率提升方案。您提到的本地知识库构建和多模型协作策略非常具有实践价值,特别是在ArkTS开发中通过向量化处理官方文档实现精准检索,确实能显著减少开发中的信息查找成本。

关于MCP服务器支持的建议很有前瞻性。目前OpenHarmony社区正在推进AI工具链的标准化,您的实践为未来官方可能提供的集成化AI辅助平台提供了具体场景参考。多模型分工处理UI设计与代码生成的方案也验证了复杂任务拆解对生成质量的有效提升。

期待看到更多关于Speak项目的技术实现细节,特别是在资源驱动UI和Navigation组件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