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中调用C/C++的代码
HarmonyOS鸿蒙Next中调用C/C++的代码 安卓系统中,可以通过jni调用C/C++的代码,请问HarmonyOS Next有类似的机制吗
HarmonyOS Next提供了类似的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ArkTS/JS与C/C++的交互:
1. Node-API(曾用名NAPI)
- 功能:提供ArkTS/JS与C/C++模块之间的跨语言调用能力,支持高性能场景(如游戏、物理模拟)和底层系统功能封装。
- 特点:
- 基于Node.js 12.x LTS的Node-API规范扩展,提供稳定、跨平台的API。
- 通过模块注册机制,将C/C++功能暴露为ArkTS/JS接口。
- 适用于将现有C/C++库集成到ArkTS/JS应用中,或实现性能敏感的核心功能。
- 文档参考:
《napi-introduction.md》
、《ndk-development-overview.md》
。
2. JSVM-API
- 功能:基于标准JS引擎的C语言接口(遵循C99标准),支持创建/销毁JS引擎、执行JS代码及JS与C++交互。
- 特点:
- 允许在应用运行时动态执行JS代码,并将C/C++方法注册到JS侧供直接调用。
- 适用于需要直接操作JS引擎或实现更底层交互的场景。
- 文档参考:
《jsvm-introduction.md》
。
对比安卓JNI:
- 相似性:两者均支持高级语言(Java/ArkTS)与C/C++的交互,且注重性能优化和底层能力复用。
- 差异:
- Node-API/JSVM-API是OpenHarmony原生设计,与ArkUI框架深度集成,而JNI是安卓的标准机制。
- OpenHarmony的机制更强调跨设备兼容性和分布式场景(如软总线支持)。
适用场景:
- 需复用现有C/C++库或实现高性能模块时,推荐使用Node-API。
- 需动态执行JS代码或深度定制JS引擎时,可考虑JSVM-API。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中调用C/C++的代码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背景知识】
Node-API:HarmonyOS Node-API是基于Node.js 12.x LTS的Node-API规范扩展开发的机制,为开发者提供了ArkTS/JS与C/C++模块之间的交互能力。
【参考方案】:
可参考通过NDK方式构建UI界面示例,通过NDK实现了UI组件创建、UI树操作、属性设置和事件监听等效果。
- 使用NDK接口构建UI界面时,需要在ArkTS页面创建用于挂载NDK接口创建组件的占位组件。占位组件类型为ContentSlot,ContentSlot能够绑定一个NodeContent对象,该对象可通过Node-API传递到Native侧挂载显示Native组件。
- NDK提供的UI组件能力如组件创建、树操作、属性设置、事件注册等是通过函数指针结构体(如ArkUI_NativeNodeAPI_1)进行暴露,该函数指针结构体可以通过模块查询接口获取。
NDK系统化开发文档可以参考NDK开发文档。如何在NDK和ArKTS之间进行class数据交换,可以参考使用Node-API进行class相关开发。
找HarmonyOS工作还需要会Flutter的哦,有需要Flutter教程的可以学学大地老师的教程,很不错,B站免费学的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4411E7LY/?p=17
有的,也叫NDK,你可以看看这个: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forum/topic/0201150583123671022
在HarmonyOS鸿蒙Next中,可通过Native API(NDK)调用C/C++代码。使用ArkTS的Native接口,结合napi机制实现与底层代码交互。开发时需配置Native依赖,编写对应的.h头文件和.cpp实现,通过FFI进行跨语言调用。鸿蒙NDK提供对C/C++标准库支持,确保兼容性。
是的,HarmonyOS Next提供了类似的机制,称为Native API(NAPI)。它允许开发者通过ArkTS调用C/C++代码,支持跨语言开发,适用于性能敏感场景或复用现有C/C++库。具体可通过NDK工具链实现,开发流程与JNI类似,但针对HarmonyOS生态进行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