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逆向咨询

HarmonyOS鸿蒙Next逆向咨询 想要咨询一下, 开发 app 是否应该做防止逆向相关的措施? 目前也有一些线上的鸿蒙逆向案例。 或许要先清楚如何逆向才能做防止?

4 回复

可以看看 ArkGuard源码混淆工具概述-ArkGuard源码混淆-ArkTS编译工具链-ArkTS(方舟编程语言)-应用框架 - 华为HarmonyOS开发者

适用语言

ArkGuard支持ArkTS、TS和JS语言,不支持C/C++、JSON、资源文件等。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逆向咨询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开发 HarmonyOS 应用时,采取防止逆向工程的措施是必要的。以下是关键建议和实现方案:

一、基础安全措施

1. 启用代码混淆

  • 目的:降低代码可读性,防止核心逻辑被逆向分析。
  • 实现方法:

DevEco Studio 默认混淆:ArkTS 工程默认开启基础混淆(如类名、方法名混淆),可通过 build-profile.json5 配置高阶混淆规则:

// build-profile.json5
"obfuscation": {
  "files": ["./proguard-rules.txt"], // 自定义混淆规则文件路径
  "enable": true
}
  • 混淆效果:将敏感代码替换为无意义字符串,移除调试日志,压缩代码体积。

2. 应用加密

  • 场景:保护 .abc 字节码文件(ArkTS 编译产物),防止安装包被提取后直接逆向。
  • 操作步骤:
    • 上架时选择加密:通过应用市场提交应用包时勾选加密选项,系统自动加密 .abc 文件1。
    • 运行机制:加密后的文件仅在应用启动时按需解密到内存,避免落盘泄露。

二、增强防护方案

1. 结合第三方加固

  • 需求场景: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应用(如金融、支付类)。
  • 实现方式:集成第三方安全 SDK(如 AGC App Security),提供:
    • 运行时防护:反调试、内存保护、环境检测。
    • 高级混淆:控制流混淆、字符串加密等。

2. 代码签名与校验

  • 作用:确保应用完整性,防止篡改。
  • 鸿蒙支持:系统自动验证 HAP 包签名,开发者需通过证书签名后再发布。

三、注意事项

1. 性能平衡:

  • 混淆和加密可能轻微影响启动速度和安装包体积,但 HarmonyOS 的系统级优化(如按页解密)降低了性能损耗。
  • 避免过度混淆导致维护困难,需通过测试验证功能稳定性。

2. 反射处理:

  • 名称混淆后,反射调用的类名或方法名需通过白名单保留,避免运行时崩溃。
  • 示例:在混淆规则文件中添加保留声明:
-keep class com.example.security.** { *; } // 保留安全相关类

3. 安全测试验证:

  • 使用反编译工具(如 Jadx)检查混淆和加密效果。
  • 结合动态调试工具(如 hdc)监测运行时内存泄漏或敏感数据暴露。

总结

综上所诉必须采取防逆向措施,推荐组合方案:

  1. 基础防护:默认混淆 + 应用加密。
  2. 高阶防护:第三方加固 + 代码签名。
  3. 持续维护:定期更新混淆策略,结合安全测试验证防护效果。

鸿蒙Next应用逆向分析主要涉及以下技术点:

  1. 使用DevEco Studio内置的调试工具进行动态分析
  2. 通过ArkTS编译器生成的字节码进行静态分析
  3. 利用HAP文件解析工具解包应用资源
  4. 针对HarmonyOS特有的Ability组件进行跟踪调试

逆向过程需注意鸿蒙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应用签名验证和权限管控。

对于HarmonyOS Next应用开发,防逆向措施是必要的。目前已有公开的HarmonyOS应用逆向案例,主要通过对HAP包解压、解析编译后的字节码实现。

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方案:

  1. 代码混淆:使用ProGuard等工具混淆关键业务逻辑
  2. 加固保护:对核心算法采用C++实现并编译为native库
  3. 完整性校验:增加应用签名验证和文件完整性检查
  4. 反调试机制:集成运行时反调试检测
  5. 敏感数据加密:避免在代码中硬编码密钥等敏感信息

建议先通过逆向工具(如Jadx、IDA等)分析自身应用的安全弱点,再针对性地部署防护策略。安全防护应与业务逻辑深度集成,形成多层防御体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