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Next如何配置多语言

在鸿蒙Next中配置多语言的具体步骤是什么?需要修改哪些配置文件?是否支持动态切换语言?有没有官方文档或示例可以参考?

2 回复

鸿蒙Next多语言配置步骤:

  1. 在resources目录下创建element/string.json文件
  2. 按语言创建子目录:
    • base(默认)
    • zh_CN(简体中文)
    • en_US(英文)
  3. 在每个目录的string.json中定义相同key的字符串值
  4. 在代码中使用$r(‘app.string.key’)引用

示例: base/element/string.json: { “string”: [ { “name”: “welcome”, “value”: “Hello” } ] }

zh_CN/element/string.json: { “string”: [ { “name”: “welcome”, “value”: “你好” } ] }

系统会自动根据设备语言设置加载对应资源。

更多关于鸿蒙Next如何配置多语言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鸿蒙Next中配置多语言,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创建多语言资源文件

resources 目录下按语言代码创建子目录(如 zh_CN 表示简体中文,en_US 表示英文),并在其中创建 string.json 文件。

目录结构示例:

resources
  ├─ base
  │   └─ element
  │       └─ string.json
  ├─ en_US
  │   └─ element
  │       └─ string.json
  └─ zh_CN
      └─ element
          └─ string.json

2. 编辑资源文件内容

中文资源文件 zh_CN/element/string.json

{
  "string": [
    {
      "name": "welcome_message",
      "value": "欢迎使用鸿蒙应用"
    }
  ]
}

英文资源文件 en_US/element/string.json

{
  "string": [
    {
      "name": "welcome_message",
      "value": "Welcome to HarmonyOS App"
    }
  ]
}

3. 在代码中引用字符串

在UI或代码中使用资源ID访问多语言字符串:

// 在UI组件中直接引用
Text($r('app.string.welcome_message'))

// 在代码中获取字符串
let welcomeMsg = this.context.resourceManager.getStringByName('welcome_message')

4. 动态切换语言

通过资源管理器更新应用语言配置:

import { I18n } from '@ohos/i18n';

// 获取系统语言
let systemLanguage = I18n.getSystemLanguage();

// 设置应用语言(需在应用启动时调用)
try {
  await this.context.resourceManager.updateConfiguration({
    locale: 'en_US' // 设置为目标语言代码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Failed to update language configuration');
}

5. 注意事项

  • 语言代码需符合BCP 47标准(如zh-Hans-CN、en-US)
  • 系统会根据设备语言自动匹配最接近的资源文件
  • 可配置回退语言,当目标语言资源缺失时使用

完整示例

// 页面中使用多语言
@Entry
@Component
struct MultiLanguageSample {
  build() {
    Column() {
      Text($r('app.string.welcome_message'))
        .fontSize(20)
        .margin(10)
    }
    .width('100%')
    .height('100%')
  }
}

通过以上配置,应用即可根据系统语言或手动设置显示对应的语言内容。建议在应用启动时检测并设置语言,确保整个应用语言一致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