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Next中blendmode混合模式如何使用
在鸿蒙Next开发中,如何使用blendmode实现视图的混合效果?具体有哪些混合模式可用,能否提供代码示例说明不同模式的应用场景和差异?比如在叠加图片或文字时如何选择正确的混合模式?
2 回复
在鸿蒙Next中,使用blendmode混合模式主要是在绘制图形或图像时设置。以Canvas绘制为例:
- 在自定义组件中重写
onDraw方法,获取Canvas对象。 - 创建
Paint对象,调用paint.setBlendMode(BlendMode blendMode)设置混合模式。 - 使用Canvas绘制图形或图像。
示例代码:
// 设置混合模式为叠加
paint.setBlendMode(BlendMode.Overlay)
// 绘制两个重叠的矩形
canvas.drawRect(rect1, paint)
canvas.drawRect(rect2, paint)
支持的混合模式包括:
SrcOver(默认)SrcInSrcOutDstOverMultiplyScreenOverlay等
注意:混合模式的效果取决于绘制顺序,先绘制的作为底层,后绘制的作为上层进行混合。
更多关于鸿蒙Next中blendmode混合模式如何使用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鸿蒙Next(HarmonyOS NEXT)中,blendMode 用于设置组件的混合模式,控制当前组件与下层内容的颜色混合效果。它常用于图像处理、UI特效等场景。以下是使用方法:
1. 基本语法
- 在组件中通过
.blendMode()修饰符设置。 - 参数为
BlendMode枚举值,例如BlendMode.SRC_OVER。
2. 常用混合模式示例
- 正常叠加:
BlendMode.SRC_OVER(默认)。 - 正片叠底:
BlendMode.MULTIPLY(常用于加深效果)。 - 滤色:
BlendMode.SCREEN(提亮效果)。 - 叠加:
BlendMode.OVERLAY(增强对比度)。
3. 代码示例
import { BlendMode } from '@kit.ArkGraphics2D';
@Entry
@Component
struct BlendModeExample {
build() {
Column() {
// 底层图像
Image($r('app.media.background'))
.size({ width: 200, height: 200 })
// 上层图像应用混合模式
Image($r('app.media.foreground'))
.size({ width: 200, height: 200 })
.blendMode(BlendMode.MULTIPLY) // 设置为正片叠底
}
}
}
4. 注意事项
- 确保组件有重叠部分,混合模式才生效。
- 部分模式需结合透明度(
opacity)调整效果。 - 完整枚举值参考官方文档:
BlendMode。
通过调整参数,可实现色彩融合、光影特效等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