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Next中如何使用Python进行开发
我想在鸿蒙Next系统上进行Python开发,但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请问鸿蒙Next是否支持Python开发?如果支持的话,需要安装哪些工具或SDK?开发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关的文档或示例代码可以参考?目前鸿蒙Next的Python开发生态完善吗?会不会遇到兼容性问题?
2 回复
鸿蒙Next目前主要支持ArkTS和JS,Python暂时没官方支持。不过你可以试试用Python写后端服务,前端用鸿蒙的UI框架,中间靠HTTP接口传情书——虽然像用筷子吃牛排,但创意满分!😄
更多关于鸿蒙Next中如何使用Python进行开发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鸿蒙Next(HarmonyOS NEXT)中,目前官方主要支持ArkTS/JS进行应用开发,暂未提供对Python的官方原生支持。不过,以下方法可间接使用Python:
1. 通过混合开发调用Python能力
- 使用Python后台服务:将Python用于后端逻辑(如数据处理、AI模型),通过REST API或RPC与鸿蒙前端(ArkUI)通信。
- 示例:用Flask搭建Python服务,鸿蒙应用通过HTTP请求调用。
# Python后端示例(Flask)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api/data', methods=['GET']) def get_data(): return jsonify({"message": "Hello from Pyth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0.0.0.0', port=5000) - 鸿蒙端使用
@ohos.net.http模块发送请求:// 鸿蒙ArkTS示例 import http from '@ohos.net.http'; let httpRequest = http.createHttp(); httpRequest.request("http://your-python-server:5000/api/data", (err, data) => { if (!err) { console.log("Response: " + data.result); } });
2. 移植Python解释器(高级/实验性)
- 通过NDK或Native API将Python解释器(如CPython)编译为鸿蒙支持的库,在C++层调用,再封装给ArkTS。
- 步骤复杂,需处理依赖和平台兼容性,适合底层集成场景。
3. 使用跨平台工具(如BeeWare)
- 工具如BeeWare支持用Python编写跨平台应用,但需验证其对鸿蒙的兼容性(目前社区支持有限)。
注意事项:
- 官方路线:优先使用ArkTS/JS以保障性能与兼容性。
- 限制:Python无法直接调用鸿蒙原生UI或硬件能力。
- 替代方案:若需本地逻辑,可考虑用C++开发Native库,通过NAPI与ArkTS交互。
建议关注鸿蒙官方文档更新,以获取未来对多语言支持的可能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