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Next如何将5.0 native项目封装成sdk

鸿蒙Next如何将5.0 native项目封装成SDK?目前有一个基于鸿蒙5.0开发的native项目,想把它封装成SDK供其他开发者调用,但不太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请问有没有详细的步骤指南或官方文档可以参考?是否需要特殊的配置或工具?另外,封装过程中有哪些常见问题需要避免?希望有经验的大佬能分享一下具体实现方法。

2 回复

鸿蒙Next把5.0原生项目打包成SDK?简单!先写个.h头文件暴露接口,再用.cpp实现功能。记得在BUILD.gn里声明ohos_shared_library,最后用hdc打包成.har。就像把泡面装进碗里——加点开水(文档)就能吃了!记得写示例代码,不然队友会边用边骂街😄

更多关于鸿蒙Next如何将5.0 native项目封装成sdk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鸿蒙Next(HarmonyOS NEXT)中,将5.0 Native项目封装为SDK的步骤如下:

1. 创建SDK模块

  • 在DevEco Studio中新建模块,选择Static Library模板。
  • 配置build-profile.json5,确保"artifactType": "obfuscation"以支持代码混淆。

2. 封装核心代码

  • 将Native C/C++代码(如*.cpp*.h)放入cpp目录。
  • 通过NAPI(Native API)暴露接口给ArkTS层,例如:
    #include "napi/native_api.h"
    
    static napi_value Add(napi_env env, napi_callback_info info) {
      // 实现逻辑
      napi_value result;
      napi_create_double(env, 42, &result);
      return result;
    }
    
    EXTERN_C_START
    static napi_value Init(napi_env env, napi_value exports) {
      napi_property_descriptor desc[] = {
        {"add", nullptr, Add, nullptr, nullptr, nullptr, napi_default, nullptr}
      };
      napi_define_properties(env, exports, sizeof(desc)/sizeof(desc[0]), desc);
      return exports;
    }
    EXTERN_C_END
    

3. 配置构建文件

  • build-profile.json5中声明Native依赖:
    "externalNativeOptions": {
      "path": "./src/main/cpp/CMakeLists.txt"
    }
    
  • 编写CMakeLists.txt管理C++编译。

4. 定义ArkTS API

  • ets目录下创建.d.ts类型声明文件,例如:
    export const add: () => number;
    
  • 实现ArkTS桥接层调用NAPI。

5. 生成Har包

  • 通过Build菜单编译生成.har文件,其中包含编译后的二进制和类型定义。

6. 集成测试

  • 在应用中引入Har包,调用封装的API验证功能。

注意事项:

  • 确保NAPI接口线程安全。
  • 使用OHOS日志系统(HiLog)替代printf
  • 若涉及资源(如图片),需打包到Har的resources目录。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将Native能力封装为鸿蒙SDK供其他应用调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