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Next 6.0开发者招募审核机制:通过和不通过的原理是什么

想了解鸿蒙Next 6.0开发者招募的具体审核标准,请问是通过哪些维度来判断申请者是否合格的?比如技术能力、项目经验这些会占多大权重?另外被拒绝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官方是否会给出具体的未通过反馈?

2 回复

鸿蒙Next 6.0的审核机制就像相亲大会:
通过:你的代码颜值高、功能靠谱、没藏“前女友”(安全漏洞),还能和鸿蒙眉来眼去(兼容性好)。
不通过:代码像没睡醒(崩溃频繁)、自带“全家桶”(违规收集数据),或者试图教鸿蒙写作业(违反设计规范)。
总结:技术要稳,人品要正,别作妖就能牵手成功!

更多关于鸿蒙Next 6.0开发者招募审核机制:通过和不通过的原理是什么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鸿蒙Next 6.0开发者招募审核机制主要基于以下原则判断通过或不通过:

通过标准:

  1. 技术能力匹配:具备鸿蒙生态开发经验,熟悉ArkTS/ArkUI等核心技术栈。
  2. 项目价值评估:提交的应用/解决方案需体现创新性、实用性,能丰富鸿蒙生态。
  3. 合规性审查: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及华为开发者规范,无侵权或敏感元素。
  4. 资源适配度:开发者背景(团队/个人)与项目阶段需求相匹配。

不通过常见原因:

  1. 技术方案不完整:原型粗糙、核心功能缺失或兼容性不足。
  2. 同质化严重:与现有鸿蒙应用高度相似,缺乏差异化价值。
  3. 违反政策条款:涉及数据隐私违规、内容违规或未通过安全检测。
  4. 材料不符合要求:申请资料不完整、描述模糊或无法验证真实性。

建议优化方向:

  • 提交前进行充分测试,确保应用在HarmonyOS NEXT真机/模拟器稳定运行
  • 突出鸿蒙特性利用(如原子化服务、跨端协同)
  • 提供清晰的技术文档和商业化规划

审核结果通常通过开发者平台通知,未通过时会注明具体原因,支持修改后重新提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