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中常用的收集应用日志的方式有哪些?

HarmonyOS 鸿蒙Next中常用的收集应用日志的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收集应用日志的方式有哪些?如遇到功能报错,崩溃等

6 回复

我通过官方文档帮你总结了一下,文档地址在这里: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hilog-guidelines-arkts

日志类型/场景 主要收集方式 关键工具/命令/菜单位置 核心日志信息/文件位置
应用运行时日志 (HiLog/Console) 在DevEco Studio的 Log 窗口查看 底部面板选择 Log 标签页,设置设备、进程和过滤条件 应用通过hilogconsoleAPI输出的日志信息
应用崩溃/故障 (JS Crash, CppCrash等) 通过DevEco Studio的 FaultLog 功能获取 菜单栏或工具窗口的 FaultLog 视图 /data/log/faultlog/faultlogger/目录下,如 jscrash-*.log
应用资源泄漏 (内存、句柄、线程) 1. DevEco Testing 工具
2. DevEco Studio Profiler
3. HiAppEvent 接口订阅
- Profiler提供 Allocation (Native) 和 Snapshot (JS) 采集
- 日志路径:/data/log/reliability/resource_leak/
文件如 [pid]_fd_leak.txt, memleak-js-*.rawheap
IDE DevEco Studio 自身卡顿、卡死或崩溃 1. 通过错误报告弹窗上传
2. 通过菜单手动收集
- Help > Collect Logs and Diagnostic Data
- 故障弹窗中的 Send Report 按钮
IDE的运行日志和诊断数据,用于向华为回传问题

如果是针对IDE自身问题的日志收集

当DevEco Studio本身出现无响应、卡顿或崩溃时,最直接的日志收集方法如下:

  • 发送错误报告 (Send Report):当IDE发生崩溃或严重错误时,通常会弹出一个错误问题对话框。请点击对话框中的 Send Report 按钮,然后点击 OK,这将把相关的日志信息回传给DevEco Studio开发团队。
  • 手动收集日志:如果IDE卡死但未崩溃,你可以通过顶部菜单栏手动触发日志收集:点击 Help > Collect Logs and Diagnostic Data。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需要上传的日志文件,然后按照指引进行操作。

分析应用问题的进阶工具

除了查看基本的运行日志,对于更复杂的问题(如崩溃、性能瓶颈、资源泄漏),DevEco Studio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

  • FaultLog(故障日志):当应用发生JS Crash、CppCrash、应用无响应(App Freeze)等故障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日志。你可以在DevEco Studio的 FaultLog 窗口中查看这些历史故障的详细信息,包括堆栈轨迹(Stacktrace),对于当前工程引起的错误,通常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跳转到问题代码行。
  • Profiler(性能分析器):用于深度分析应用性能,特别是内存问题。
    • 使用 Allocation 跟踪Native层的内存分配情况。
    • 使用 Snapshot 捕获JS堆内存快照,用于分析JavaScript对象泄漏。
  • 命令行工具 (hdc):在设备开启开发者模式后,可以使用hdc命令从设备拉取故障日志文件到本地进行分析,例如获取JS Crash日志:hdc file recv /data/log/faultlog/faultlogger 本地路径

总结与建议

总结一下,在DevEco Studio中收集日志主要分为两大场景:

  1. 应用问题排查:优先使用 Log 窗口查看运行日志,遇到崩溃等严重故障时查阅 FaultLog,需要分析性能或内存泄漏时使用 Profiler
  2. IDE自身问题反馈:利用错误弹窗的 Send Report 功能或通过 Help > Collect Logs and Diagnostic Data 菜单主动上传日志,这是帮助开发团队定位和修复IDE问题的有效途径。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中常用的收集应用日志的方式有哪些?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最常用的就是使用HiLog打印日志

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可在关键代码处输出日志信息。在运行应用后,通过查看日志信息来分析应用执行情况(如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代码运行时序、运行逻辑分支是否正常等)。

系统提供不同的API供开发者调用并输出日志信息,即HiLog与console。两个API在使用时略有差异,本文重点介绍HiLog的用法,console的具体用法可查看API参考console

接口说明

HiLog中定义了DEBUG、INFO、WARN、ERROR、FATAL五种日志级别,并提供了对应的方法输出不同级别的日志,接口如下表所示,具体说明可查阅API参考文档

接口名 功能描述
isLoggable(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level: LogLevel) 在打印日志前调用该接口,检查指定领域标识、日志标识和级别的日志是否可以打印。
debug(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format: string, …args: any[]) 输出DEBUG级别日志。仅用于应用/服务调试。
在DevEco Studio的terminal窗口或cmd里,通过命令"hdc shell hilogcat"设置可打印日志的等级为DEBUG。
info(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format: string, …args: any[]) 输出INFO级别日志。表示普通的信息。
warn(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format: string, …args: any[]) 输出WARN级别日志。表示存在警告。
error(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format: string, …args: any[]) 输出ERROR级别日志。表示存在错误。
fatal(domain: number, tag: string, format: string, …args: any[]) 输出FATAL级别日志。表示出现致命错误、不可恢复错误。

参数解析

说明

  • isLoggable()和具体日志打印接口使用的domain和tag应保持一致。

  • isLoggable()使用的level,应和具体日志打印接口级别保持一致。

  • domain:用于指定输出日志所对应的业务领域,取值范围为0x0000~0xFFFF,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

  • tag:用于指定日志标识,可以为任意字符串,建议标识调用所在的类或者业务行为。tag最多为31字节,超出后会截断,不建议使用中文字符,可能出现乱码或者对齐问题。

  • level:用于指定日志级别。取值见LogLevel

  • format:格式字符串,用于日志的格式化输出。日志打印的格式化参数需按照"%{private flag}specifier"的格式打印。

隐私标识符(private flag) 说明
private 表示日志打印结果不可见,输出结果为<private>。
public 表示日志打印结果可见,明文显示参数。
缺省值默认为private,日志打印结果不可见。
格式说明符(specifier) 说明 示例
d/i 支持打印number和bigint类型。 123
s 支持打印string、undefined、boolean和null类型。 “123”

格式字符串中可以设置多个参数,例如格式字符串为"%s World","%s"为参数类型为string的变参标识,具体取值在args中定义。

  • args:可以为0个或多个参数,是格式字符串中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列表。参数的数量、类型必须与格式字符串中的标识一一对应。

约束与限制

日志打印最多打印4096字节,超出限制文本将被截断。

参考文档: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5/hilog-guidelines-arkts-V5

1.日志输出      HiLog API      应用运行日志、调试信息

2.命令行工具      hdc + hilog      实时日志、过滤、导出

3.IDE 支持      DevEco Studio Log 窗口      开发调试、可视化查看

4.崩溃日志收集      errorManager + 文件写入      异常捕获、崩溃分析

5.日志持久化      文件系统 + hilogtool      日志保存、后续分析

6.系统日志查看      设置 > 应用管理 / 日志工具      用户端日志查看(如 Pad)

文件记录定期或手动上传,

鸿蒙Next收集应用日志主要方式:

  1. HiLog API:使用系统提供的HiLog接口输出日志,支持分级(DEBUG/INFO/WARN/ERROR)和分类过滤。
  2. hdc log命令:通过DevEco Studio配套的hdc命令行工具,直接捕获设备或模拟器的系统及应用日志。
  3. DevEco Studio调试器:在IDE中实时查看运行日志,支持按进程、标签筛选。
  4. 日志持久化:通过File API将关键日志写入应用沙箱文件,便于后续导出分析。

需在代码中预埋日志点,并通过hdc或IDE工具获取输出。

在HarmonyOS Next中,常用的应用日志收集方式包括:

  1. HiLog日志系统
    使用HiLog API输出结构化日志,支持按模块、级别过滤,可通过hdc shell hilog命令抓取。适合记录调试、运行及错误信息。

  2. 应用崩溃信息收集
    通过@ohos.faultLogger模块监听应用崩溃,自动生成堆栈轨迹,保存至设备日志路径(如/data/log/faultlog/temp)。需在代码中注册faultObserver

  3. 分布式日志跟踪
    利用@ohos.distributedDataManager同步多设备日志,便于跨端问题排查。需结合HiLog实现分布式链路记录。

  4. 开发者工具抓取
    使用DevEco Studio的日志查看器或hdc命令行工具,直接导出设备日志文件(如hdc file recv /data/log/ .)。

  5. 自定义日志上报
    将HiLog输出重定向至文件或网络请求,结合@ohos.request上传至服务器,实现远程日志收集。注意隐私与权限配置。

建议根据场景组合使用:开发阶段多用HiLog与hdc,线上问题可集成崩溃监听与远程上报。注意日志级别控制,避免性能开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