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app中import.meta.env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在uniapp中如何使用import.meta.env?具体有哪些属性和方法可以调用?在不同环境下(如开发、生产)这个对象的值会有什么变化?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兼容性问题?
2 回复
在 UniApp 中,import.meta.env 是用于访问环境变量的对象,常用于获取构建时的配置信息(如开发/生产环境标识、API 地址等)。以下是具体使用方法:
-
基本用法:
在代码中直接通过import.meta.env访问环境变量:// 示例:获取当前环境模式 const mode = import.meta.env.MODE; // 输出 'development' 或 'production' console.log('当前环境:', mode); -
常用环境变量:
MODE: 当前环境(如development、production)。VITE_*: 以VITE_开头的自定义变量(需在.env文件中配置)。
-
配置环境变量:
在项目根目录创建.env文件(如.env.development),定义变量:# .env.development VITE_API_BASE_URL = https://dev-api.example.com在代码中使用:
const apiUrl = import.meta.env.VITE_API_BASE_URL; -
注意事项:
- 仅支持 Vite 构建的项目(如使用
vue3 + vite模板)。 - 传统
vue-cli项目需改用process.env。 - 变量名必须以
VITE_开头才能在客户端代码中访问。
- 仅支持 Vite 构建的项目(如使用
示例场景:
根据环境动态配置 API 地址:
const baseURL = import.meta.env.MODE === 'development'
? import.meta.env.VITE_DEV_API
: import.meta.env.VITE_PROD_API;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灵活管理不同环境的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