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WASM/JS工具放在"syscall/js"包里的目的是什么

Golang中WASM/JS工具放在"syscall/js"包里的目的是什么 考虑到"syscall"包已被弃用,我们不应该鼓励继续使用它。将WASM JavaScript工具放在"syscall/js"而不是"x/sys/js"中,这对我来说似乎有违直觉。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2 回复

通常,因为标准库需要它。

更多关于Golang中WASM/JS工具放在"syscall/js"包里的目的是什么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4-b0.html


在Go语言中,syscall/js包的设计目的是为WebAssembly(WASM)目标提供与JavaScript交互的功能,尽管syscall包在传统系统编程中已被标记为“弃用”(deprecated),但它在WASM上下文中是一个特例。以下是详细解释和示例代码,说明为什么选择syscall/js而不是其他位置如x/sys/js

原因分析:

  1. 历史背景和兼容性:当Go语言最初添加对WASM的支持时,syscall包是处理低级系统交互(包括与宿主环境如浏览器的交互)的自然选择。尽管syscall在其他平台(如Linux、Windows)上不推荐用于新代码,但在WASM目标中,它专门用于桥接Go和JavaScript运行时,这属于一种“系统调用”的范畴——即从Go代码调用外部JavaScript函数。

  2. WASM的特殊性:WASM编译目标(通过GOOS=js GOARCH=wasm)依赖于JavaScript宿主环境(例如浏览器或Node.js),syscall/js包提供了必要的绑定,如调用全局JavaScript函数、操作DOM、处理事件等。这类似于在传统系统中使用syscall进行操作系统调用,因此包名保持了概念上的一致性。

  3. 避免碎片化:将WASM相关工具放在标准库的syscall下,而不是实验性的x/sys(通常用于外部系统相关包),确保了稳定性和官方支持。x/sys仓库主要用于平台特定的低级接口(如Unix系统调用),而WASM交互是Go标准库的一部分,旨在为所有用户提供一致的体验。

  4. 实际使用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Go WASM程序,使用syscall/js包来调用JavaScript的alert函数,演示了其目的:

    package main
    
    import "syscall/js"
    
    func main() {
        // 获取全局JavaScript对象(例如window)
        global := js.Global()
        // 调用JavaScript的alert函数
        alert := global.Get("alert")
        alert.Invoke("Hello from Go WASM!")
        
        // 阻止程序退出,保持事件循环(在WASM中常见)
        select {}
    }
    

    编译命令:GOOS=js GOARCH=wasm go build -o main.wasm。在HTML中加载此WASM文件后,运行时会弹出警告框。

总之,syscall/js包的存在是为了在WASM环境中提供稳定、标准的JavaScript交互机制,尽管syscall在其他场景中已弃用,但在这里是合理的设计选择。如果您有更多具体问题,我可以提供进一步示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