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性能与功耗云测试
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性能与功耗云测试
一、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主要验证HarmonyOS应用在华为真机设备上运行的性能问题,包括启动时长、界面显示、CPU占用和内存占用。具体性能测试项的详细说明请参考性能测试标准。
性能测试支持Phone和TV设备,包格式包括Hap/App。
前提条件
- 已注册华为开发者帐号,并完成实名认证,具体请参考帐号注册和实名认证。
- 已通过DevEco Studio开发完应用,并编译构建生成Hap或App,具体请参考DevEco Studio使用指南。
创建测试任务
-
访问HUAWEI DevEco Service页面,使用华为开发者帐号进行登录。
-
点击界面上的“从这里开始”按钮,进入到控制台。
-
选择或者创建一个项目,如果新创建一个项目,注意选择HarmonyOS。
-
进入项目空间,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测试服务 > HarmonyOS云测试,进入HarmonyOS云测试页面,点击HarmonyOS云测试页面右侧的创建测试按钮,进入创建测试任务页面。
-
在创建测试任务页面选择性能测试,设置如下信息后,点击下一步。
- 应用程序:选择待测试的HarmonyOS应用包,包括HAP和APP两种格式,如果未上传应用,请先从本地上传一个HarmonyOS应用包。
- 应用分类:设置应用的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和三级分类。
说明
每天只能进行100次性能测试任务,请合理安排测试任务。
-
选择测试设备,性能测试支持智慧屏(TV)和手机(Phone)。
-
任务创建完成后,请等待测试任务完成,可以在HarmonyOS云测试任务列表中查看任务状态。
查看测试报告
测试任务执行完成后,在任务列表中,可以点击查看测试报告按钮,查看测试结果详细信息。
在测试报告的概览页,可以查看测试任务的整体情况,如测试通过率、问题分布、在各个测试终端上的问题分布情况。
点击测试设备后的查看详情按钮,可以查看测试任务详情信息,测试截屏、异常信息和日志信息。
二、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主要验证HarmonyOS应用在华为真机设备上运行的功耗,包括屏幕占用时长、WLAN占用时长、音频占用时长等。具体功耗测试项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功耗测试标准。
功耗测试支持Phone,包格式包括Hap/App。
前提条件
- 已注册华为开发者帐号,并完成实名认证,具体请参考帐号注册和实名认证。
- 已通过DevEco Studio开发完应用,并编译构建生成Hap或App,具体请参考DevEco Studio使用指南。
创建测试任务
-
访问HUAWEI DevEco Service页面,使用华为开发者帐号进行登录。
-
点击界面上的“从这里开始”按钮,进入到控制台。
-
选择或者创建一个项目,如果新创建一个项目,注意选择HarmonyOS。
-
进入项目空间,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测试服务 > HarmonyOS云测试,进入HarmonyOS云测试页面,点击HarmonyOS云测试页面右侧的创建测试按钮,进入创建测试任务页面。
-
在创建测试任务页面选择功耗测试,设置如下信息后,点击下一步。
- 应用程序:选择待测试的HarmonyOS应用包,包括HAP和APP两种格式,如果未上传应用,请先从本地上传一个HarmonyOS应用包。
- 应用分类:设置应用的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和三级分类。
说明
每天只能进行100次功耗测试任务,请合理安排测试任务。
-
选择测试设备,功耗测试支持手机(Phone)和轻量级智能穿戴(LiteWearable)。
-
任务创建完成后,请等待测试任务完成,可以在HarmonyOS云测试任务列表中查看任务状态。
查看测试报告
测试任务执行完成后,在任务列表中,可以点击查看测试报告按钮,查看测试结果详细信息。
在测试报告的概览页,可以查看测试任务的整体情况,如测试通过率、问题分布、在各个测试终端上的问题分布情况。
点击测试设备后的查看详情按钮,可以查看测试任务详情信息,如测试截屏、异常信息和日志信息。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性能与功耗云测试的实战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更多关于HarmonyOS鸿蒙Next应用性能与功耗云测试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HarmonyOS鸿蒙Next的应用性能与功耗云测试主要通过云端平台进行,旨在评估应用在不同设备上的运行效率和能耗表现。测试内容包括应用启动速度、响应时间、内存占用、CPU/GPU使用率以及电池消耗等关键指标。通过模拟多种使用场景,如多任务处理、网络切换等,确保应用在真实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优化效果。测试结果将帮助开发者识别性能瓶颈,优化代码,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设备功耗,延长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