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鸿蒙Next中DNS解析顺序

HarmonyOS 鸿蒙Next中DNS解析顺序

使用VpnExtension 实现,有设置DNS (Address1)。

如果设备配置了DOH (Address2),且开启了VPN,当APP 使用rcp且设置DNS(Address3)发起http请求时。DNS 会按什么流程发起解析的。会不会导致 VPN 的DNS解析异常。

2 回复

在HarmonyOS NEXT中,DNS解析顺序如下:

  1. 优先检查本地hosts文件静态映射
  2. 查询系统DNS缓存
  3. 向配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发起请求
  4. 若首选DNS无响应,则尝试备用DNS服务器
  5. 支持mDNS协议进行局域网设备发现

系统通过NetManager服务管理网络配置,开发者可通过@ohos.net.http模块进行网络请求,底层自动处理DNS解析流程。鸿蒙的DNS实现优化了连接建立速度和失败切换机制。

更多关于HarmonyOS 鸿蒙Next中DNS解析顺序的实战系列教程也可以访问 https://www.itying.com/category-93-b0.html


在HarmonyOS Next中,当同时存在VPN DNS(Address1)、系统DOH(Address2)和应用自定义DNS(Address3)时,DNS解析顺序如下:

  1. 应用层设置的DNS(Address3)具有最高优先级,会首先被使用
  2. 如果应用未设置DNS,则使用VPN扩展提供的DNS(Address1)
  3. 最后才会回退到系统配置的DOH(Address2)

这种设计确保了VPN场景下的DNS解析可靠性:

  • 应用自定义DNS优先是为了满足特定业务需求
  • VPN DNS优先级高于系统DNS,可以防止DNS泄露
  • 系统DOH作为最后保障

不会导致VPN DNS解析异常,因为VPN扩展的DNS优先级高于系统默认配置。只有当应用主动指定DNS时才会绕过VPN DNS,这是预期的安全设计。

回到顶部